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杨善生平简介杨善的故事如何评价杨善?

时间:2018-11-19编辑:文二

杨善生平简介:杨善的故事有哪些?如何评价杨善?本文为你介绍明朝兴济侯——杨善的故事:

杨善生平简介

杨善(?~1457),字思敬,北京大兴(今属北京)人,十七岁考取秀才,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杨善参与了北京城的防守,立下了功劳,被燕王授予典仪所引礼舍人,也就是负责宫廷礼仪的官。永乐元年(1402),杨善被改任为鸿胪寺序班。在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中,他为迎接英宗回国立下奇功。死后追赠兴济侯,谥号“忠敏”。他能言善辩,但心术不正,甚至谗言忠良,终于为人不耻。

杨善生平简介杨善的故事如何评价杨善?

杨善的故事

一、外交天才 情系英宗

杨善相貌堂堂,风度举止高雅;声音洪亮,善于辞令,是一位天才的外交家。每天早朝时,他领着文武百官走进宫殿,谒见皇帝。官员呈献的奏折,也是由他转递给皇帝。明成祖朱棣对他的工作很满意,认为他能代表泱泱大国的气度。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将杨善晋升为本寺卿。明宣宗宣德六年(1413),他因罪被弹劾下狱,被剥去朝服,几个月后又被释放。

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杨善的儿子杨容冒充宫廷太监写了一封书信,向尚书吴中借钱。事情被发觉后,杨容被贬谪到威远卫充军,但英宗没有追究杨善的罪责。以后,还将他提升为礼部左侍郎,仍旧掌管鸿胪寺事务。

1449年九月,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英宗也被鞑靼首领也先俘虏。杨善也跟随英宗参加了那次出征,不过他在明军溃败之际逃了出来。不久,也先率大队蒙古骑兵准备进攻北京,新即位的景帝任命兵部尚书于谦负责保卫北京,提拔杨善为左副都御史,与都督王通一道负责北京城内的防守,并维持北京城的秩序。也先退兵后,杨善被提拔为右都御史,兼管鸿胪寺。景泰元年(1450),文武大臣朝见皇帝后,退朝回到朝房里相互庆贺。唯独杨善流着眼泪说:“太上皇(指被俘的明英宗)在什么地方,而我们竟然还有心思庆贺。”一句话说得群臣羞愧不语。

也先本来想利用被俘的英宗来达到他要挟明朝的目的,但以景帝为首的新朝廷不吃这一套。而后,明军也一再挫败了也先企图用武力把英宗重新扶上帝位的计划,这使得也先大为沮丧,他认识到手里这张王牌也不再有什么价值,继续扣留英宗已没有意义,于是他派出使者到朝廷来议和,表示愿意归还明英宗。

不过,景帝却不急于让英宗回来,因为那样势必会威胁到他刚登上不久的帝位。在大臣王直等人的要求下,景帝才很勉强地派遣李实与罗绮出使瓦剌。他们两人携带着玺书来到瓦剌宫廷后,才惊奇地发现玺书上只字不提英宗回国一事,只是谈论了双方停止军事行动,恢复朝贡关系等事宜。李实、罗绮还看望了被囚禁的英宗。这位囚徒皇帝的处境相当可怜,身边只有一位侍卫伺候他,居住在一间毡房里。这与他先前显赫威严的帝王气派是多么巨大的对比。英宗见到明朝的使臣,不由得感慨万分,他告诉李实,自己急切地盼望回国,只要能回国,他就是当一名平民,或者到中都凤阳去看护皇陵也愿意,而决不对皇位提出任何要求。英宗还写了一封信,交给李实带回朝廷。

李实一行人还没有回到北京,也先派出的另一个使团已先来到。他们说明朝使臣只会见了阿剌知院,而没有去拜见瓦剌的可汗脱脱不花和太师,因此,英宗回国之事还不能落实。王直等大臣再次上奏景帝,请求朝廷派遣四位使臣与蒙古使者一道回去,去商谈英宗归国的具体事宜。景帝对大臣的这一请求很不高兴,他说:“我并不是贪恋帝位,当初就是你们再三请求我即位的,现在又反反复复地想干什么?”在于谦的劝说下,景帝同意等李实回来再做商议。不久,李实回来,朝廷派都御史杨善与礼部侍郎赵荣出使鞑靼。

杨善一行动身之前,大臣袁敏建议景帝,让杨善等人带去英宗皇帝的御用物品,尚书胡潆也说,英宗被俘已久,他的龙袍应该换了,他饮食起居的日常用品也应由杨善带去。但景帝不理睬这些提议。他给杨善带去的赐书中也没有提及迎接英宗回国的问题,只是给也先带去了礼物。杨善知道景帝不愿让英宗回来,他于是就从自己家中拿出钱来,到市场上购买了一些蒙古人最紧缺的物品,随身带去。

杨善生平简介杨善的故事如何评价杨善?

二、解救英宗 出使鞑靼

杨善一行到达蒙古后,也先把他们安排在宾馆中,并按照外交礼仪派了一名馆伴来招待他们。那名馆伴姓田,也是汉族人,杨善留他在帐中喝酒,两人就交谈起来。馆伴很诧异地问:“土木堡之战,明朝有那么多的军队,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杨善回答说:“当时明朝的精锐部队都调到西南去征战了,王振想邀御驾巡幸他的家乡蔚州,替他光耀门庭,因此根本没做迎战准备,所以让你们的军队大获全胜。现在南征的将士已经回京了,有二十万。又新召了一批惯战的士兵,总共就有三十万人马。而且全部训练他们使用火炮、火箭,这些火器的威力很大,百步外射中人马立刻死亡。我们又采纳了军师的策略,沿边境要塞外面,埋设了无数根三尺长的铁锥,马蹄踏上去立刻刺穿。我们还派了许多武艺高强的刺客到各要塞,他们像猿猴一样,具有飞檐走壁的功夫。”杨善的一席话说得馆伴大惊失色。杨善接着又说:“可惜这一切武器现在都用不上了。”馆伴就问:“为什么?”杨善说:“和议成功,明朝又与鞑靼欢好如兄弟,还用这些东西干什么?”说到这里,他又把随身携带的礼物送给馆伴一部分,馆伴非常高兴,并把他说的话告诉了也先。

第二天也先正式会见明朝使臣,杨善赠送给他许多礼物,也先很高兴。杨善责问他:“英宗朝,你们每年派往明朝的朝贡使团高达三千人,每人都有丰厚的赏赐,你们运回来的粮食、布帛、铁器、茶叶等物资不计其数,为什么还要违背盟约,侵犯边境?”也先说:“你们压低我的马价,所给的布帛又大多剪裂,我前后几次派出的使者都被你们扣留,又削减了每年应给的赏赐。”杨善说:“我们并没有压低你的马价,你进贡的马每年都加价,价格高得令我们难以接受,但我们又不忍心拒绝你们,所以只稍微地压了点价。太师你自己想想看,马价是不是比以前提高了?布帛剪裂一事,是负责提货的通事干的,事情败露后,他已被处决了。就是你们进贡的马也有衰弱生病的,进贡的貂皮也有旧的,这难道也是太师你的意思吗?而且你们派往的使者有时多达三四千人,有的人进行抢劫或犯其他违法的事,生怕回来后被治罪,所以他就自己逃跑了,我们扣留他干什么?朝廷赏赐给你们的朝贡使团酒宴,你们往往虚报人数,而朝廷是核实你们的人数之后再给赏赐的,所削减的都是虚报的那部分,有一个人在,就不会少给他一份。”也先被杨善雄辩的口才所折服,对他的话频频点头称赞。

杨善又说:“太师这次发兵攻打明朝,屠杀我们几十万军民,而你部下的伤亡也不小。上天有好生之德,而太师你好杀,所以上天多次打雷警告。现在你将上皇(指英宗)归还我国,两国和好如初,我们的金帛每天都能送到你国,两国都太平欢乐,不也很好吗?”也先就问:“你们皇帝的玺书上怎么没有奉迎上皇的话?”杨善回答说:“这正是我们皇帝想成全太师你的美名,故意这样做的。如果在玺书上写明归还上皇,那就意味着你是迫于朝廷的命令,而不是出于诚心。”也先听了这番话心里非常得意,又问:“上皇回国后还能再当天子吗?”杨善说:“天子已经确定,难以再改。”也先问:“尧舜怎么样?”杨善说:“尧把帝位让给了舜,现在哥哥(指英宗)把帝位让给弟弟(指景帝),他们是一样的。”

这时,在座的蒙古平章昂克问:“为什么你们不拿重金来赎回英宗?”杨善回答说:“如果我们用重金来赎回上皇,那么别人就会说太师贪财图利。现在我们不这样做,正显示了太师的仁义德行,是天下的好男子、大丈夫。太师会名垂史册,流芳千古。”也先听了笑着称好。但蒙古知院伯颜贴木儿劝也先扣留明朝使臣,而坚持要明朝答应让明英宗复位,也先怕失信于天下,不肯这样做,最后他释放了英宗,让其回国。

杨善生平简介杨善的故事如何评价杨善?

朝野上下都对杨善这次出使蒙古立下的奇功称赞不已,但景帝却对他迎回太上皇颇为不满,但又不好治他的罪,于是便以杨善没有遵循旨意为由,只给了他一点点封赏,并把他的官职由右都御史降为左都御史。第二年元旦,群臣朝见皇帝完毕,又在朝房里相互庆贺,杨善又说:“太上皇没有接受朝贺,我们怎么能相互庆贺?”1452年正月,杨善被晋封为太子太保。1455年,他以衰老为理由,请求退休,景帝没有同意。

景帝表面上对杨善优礼有加,实际上对他心存戒心,因为是他迎回了英宗皇帝,而且一直对英宗保持着忠诚,这使景帝心里很不痛快。所以杨善在景泰朝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也是自然的。当然他心里也很委屈,认为自己出使塞外,立下了旷世奇功,却没有得到朝廷应有的回报,反而受到排挤、冷落,实在有点愤愤不平。他主动提出退休,也是表达他的失望、愤懑和不满的一种举动,这一点景帝心知肚明。

如何评价杨善?

杨善相貌端严,身材魁梧,应对敏捷,但并没有真才实学,只是头脑灵活,机智滑稽而已。他平时很少严肃庄重地与人交谈,喜欢说笑取乐,讲一些风趣俏皮话。他家住在北京,他却在城外建造了别墅,庭院中栽了许多名贵的果树,每到果实成熟时,他总要摘一些送给权要显贵、皇亲国戚和掌握大权的太监,以博取这些人的欢心。当初王振把持朝政时,杨善就百般奉迎讨好王振;后来景帝即位,石亨与太监曹吉祥权势显赫,杨善又去结交这两人。1457年正月,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宫廷政变,拥立太上皇明英宗重新即位,杨善也参与了这一政变阴谋。英宗复辟后他被封为“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兴济伯”。俸禄一千二百担,爵位世袭。并任命他执掌左军都督府。尚书胡在英宗面前称赞杨善迎驾归国的功劳,于是英宗又晋升他为礼部尚书。

当初杨善出使瓦剌,带着他的四个儿子一同随行,现在杨善得势,这四个儿子也跟着沾光,他们都被授予官职。杨善又替他的侄儿、养子请求封赏,他一家当官的有十几人,他成为明廷中炙手可热的权臣,气势逼人,不可一世。于是,他专权纳贿,结党营私,胡作非为。而石亨此时却被皇帝冷落了,所以他对杨善十分妒忌,不时地到英宗跟前说杨善的坏话。英宗也觉得杨善过于骄纵了,因此也渐渐疏远了杨善。1457年七月,杨善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兴济侯,谥号“忠敏”。

杨善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以能言善辩获取功名富贵,但他卑劣的人品却为大臣们所鄙视。宣德时,他在朝任司礼官员,因为犯罪被逮捕入狱。在狱中被关押的还有一位翰林院庶吉士章朴,他也是犯了过失而入狱的。他们两人很快就为一对亲密的难友,无话不谈。章朴告诉杨善,他家中偷藏有一部方孝孺的文集。杨善听了吃惊不小,因为方孝孺是忠于建文帝的大臣,“靖难之役”后他被永乐帝灭门九族,连他的学生和老师也受到株连。直到宣德年间,朝廷还在追查方孝孺的余党,谁家若是偷藏有方孝孺的诗文,即使是片纸只字,被发现了也会满门抄斩,绝不宽容。

但杨善转而一想,朝廷正在悬赏捉拿方孝孺余党,我何不把章朴供上去,自己可以趁此将功赎罪,被释放出狱,说不定还能得到封赏呢。不久,他们两个人都被释放出狱,但被免除了官职。于是杨善就准备出卖朋友了。他来到章朴的家中,说自己非常喜爱方孝孺的文章,想借章朴偷藏的那本方孝孺文集看一看。章朴是个诚实人,把杨善视为推心置腹的好朋友,他二话没说就把书拿出来给杨善看。杨善看后,当天就去朝廷告密,章朴被处死,而杨善因为告密有功,被官复原职。

英宗复辟后,在景泰朝任要职的于谦、王文等人被杀害,大学士陈循被流放,都与杨善的挑拨陷害有关系,他借皇帝之手清除了这些正直贤能的大臣,使自己得以升官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