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海盗王直与日本有什么关系?

时间:2018-09-18编辑:文二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防止沿海海盗的骚扰,下令海禁,寸板不准下海,并在《大明律》中对擅自出海者实行严惩。永乐年间随着郑和七次下西洋,海禁一度被取消。

到了明中期嘉靖年间,海盗倭寇猖獗,便又恢复了海禁。但是很多人抵御不了海外贸易暴利的引诱,犯禁人数不断增加,甚至有部分人为了抵抗明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其中王直(亦有人称汪直)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王直像

王直是徽州府歙县人,小时候家境不好,十分落魄,但是他为人有侠气,机智多谋,而且乐善好施,因此在同乡里很有威信。

嘉靖十九年(1540年),王直和同乡徐惟学、叶宗满等人赴广州进行海外走私,为了寻求保护,王直先投奔了同乡许栋,主要与葡萄牙人进行贸易。

但是,许栋不久就被明军剿灭了,王直乘机自立门户,号“五峰船主”,招收一批同样做走私的亡命之徒和一些倭寇以及葡萄牙人,在当地建造了大型海船,在日本、东南亚等地进行贸易,并很快积累了巨额财富。

新任浙江巡抚朱纨上任后,加大海禁力度,王直便在日本九州外海的平户岛建立了基地,取名宋国,自封为徽王。当时的日本,正好处于战国时代,四处混战,而王直通过与葡萄牙人的贸易,将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交换成了火器,再将火器高价卖给当时还在用大刀、长矛打仗的日本人从中牟取暴利。

此举也直接推动了日本由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的转变。王直当时手下有近万人,船舰也配备当时最先进的火器,所以在日本也无人敢惹,反而有很多没落势力的浪人、武士投靠了王直。王直的势力不断扩大后,也逐渐由海外贸易转变成了海盗。

因为自身力量的强大,他不断兼并一些小海盗,导致当时海上不受王直节制的海盗全都没了。王直也成了一代海上霸主,被人称为“净海王”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廷派总兵俞大猷围歼王直,而王直派遣徐海、陈东、萧显、叶麻等联合部分倭寇进行抵抗和骚扰。当时明军军纪败坏、战斗力低下,与海盗、倭寇对战中败多胜少。

胡宗宪像

后来,胡宗宪当上江浙总督,在几次与王直的交战失败后,他便改变策略,找到了王直留在内地的家属,善待他们,还让王直的儿子去信劝说王直。但是王直看出了胡宗宪的意图,直接回信说:“痴儿,如果为父还在做海盗,那么胡宗宪就不敢对你们怎么样,但是如果为父回去自投罗网,那么才会全家危险。”

王直不肯上岸,胡宗宪没办法了,而王直要的朝廷准许的自由贸易权,胡宗宪又无法擅自做主,只好继续谈判。胡宗宪派遣使者到日本先与王直的义子毛海峰交涉,然后见到了王直,转述了胡宗宪的意图。

王直表示愿意接受招安,并派遣毛海峰去面见胡宗宪详谈招安和开放海禁的事宜。胡宗宪热情招待了毛海峰,使王直逐渐消去了疑虑。于是,胡宗宪趁机邀请王直回国,详细洽谈招抚事宜,并派贴身亲信夏至到王直处作为人质。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王直率部分部队回杭州,而令毛海峰统帅大部分人马留在外面等候消息。

当时胡宗宪本想先稳住王直,利用王直的威信约束海盗,再分化瓦解王直属下的力量,但民间对倭寇非常痛恨,胡宗宪只好悄悄处理此事。时任巡按御史王本固得知王直上岸后,在事先没有通知胡宗宪的情况下,直接派兵捉拿了王直,并上书朝廷指出王直所犯的累累罪行,要求处斩王直。

胡宗宪迫于民意,只好也上书要求处斩王直。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王直被下旨处斩。临刑前,王直希望能和儿子见一面。父子见面后,抱头痛哭,王直将一支金簪给了儿子,叹息道:“没想到死在这里。”说完便被斩杀,其妻子被赏给有功将士为奴。

毛海峰得知王直被杀后,率军再次进攻内陆,最后被明军在岑港所灭。而就和胡宗宪当时预测的一样,王直死后海盗没了约束,更加大规模地进攻内陆,一时战火四起,内陆沿海居民再一次饱受海盗、倭寇的蹂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