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周恩来为什么去东北

时间:2018-02-27编辑:梓岚

周恩来去东北读书

在表舅家的私塾读了两年书。后来,龚荫荪离开淮安,全家搬到淮阴县,周恩来又一次失学。好在1910年春天,四伯父周贻赓托人带他从家乡来到了东北读书,这一年,周恩来12岁。四伯父当时在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度支司(相当于财政局)俸饷科已升任科员,有一定的收入。

并且伯父膝下无子女,周恩来在家时有什么难事常写信同四伯父商量。四伯父很喜欢这个侄儿,更同情周恩来的处境,于是写信要他到东北去,跟随自己生活。这次离家是周恩来生活道路上的一次重要转折。1946年,周恩来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到他在东北三年的转变时说道,12岁的那年,他离家去东北,这是他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

没有这一次的离家,他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兄弟长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从受封建教育转到受西方教育,从封建家庭私塾教育转到学校接受教育,人生道路上能有这个转折,得益于四伯父周贻赓的关怀。到东北后,周恩来先在银州(今辽宁省铁岭市)的银岗书院学习,6个月后,到奉天四伯父那里,就读于奉天东关模范学校。

周恩来就读于奉天东关模范学校

东关模范学校是清末新政“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中刚刚开办的比较新式的学校,学校开设了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图画、唱歌、体操等十门课程。周恩来从偏僻的小城镇来到大城市,从过去的封建家塾进入当时的新式学校,接触到许多新东西,开阔了视野,心情非常高兴,学习的劲头也足。

他热烈追求新思想,认真掌握新知识,还千方百计地抓紧时间阅读大量的书报和进步读物。当时正值清王朝土崩瓦解,面临覆灭,中国东北备受日俄争夺,周恩来在沈阳南郊沙河南岸的魏家楼子,亲眼目睹了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的遗迹,这场战争是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中国东北而在中国领土上爆发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当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竟然宣布“局外中立”,并划辽河以东为双方的交战区。

少年周恩来在看到自己国土被列强践踏,老百姓被洋人欺凌的场景时,心灵受到很大的震动,他在老师的影响下坚持读书看报,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开始思索救国救民反清革命的问题。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周恩来带头剪去辫子,具有浓厚民主主义思想的《民报》《国闻报》《国粹学报》《东方杂志》是他经常阅读的刊物。虽然进步刊物的思想侧重各有不同,但朴素爱国的道理是一脉相承的。周恩来对学习的刻苦钻研,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敏感,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超出一般,这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周恩来能够把学习和拯救祖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一次,兼教修身课的魏校长问同学们:“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啊!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周恩来的老师:高先生

在东北读书这三年,周恩来还遇到了一位对他树立爱国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良师——高先生。高先生是东关模范学校的一名教史地的老师,他学识渊博而又富有正义感,常常在课堂上宣传反清革命,慷慨激昂地向他们讲述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秋瑾等革命党人的事迹和黄花岗72烈士英勇牺牲的悲壮史实。高先生是一位民族主义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周恩来读了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进步书刊。

他了解了民族危机、清朝腐败和人民的苦难,懂得了反清革命和一些资产阶级革命家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的道理。就这样,周恩来在高先生的教导和影响下,立志于读书报国,挽救中华危亡的信念更加坚定了。后来,周恩来以极大的热忱,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提倡新思想新文化的宣传活动。这些都与高先生的影响有直接关系。

高先生一直是周恩来敬重并感激的一位恩师。在延安时期,当外国记者询问周恩来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周恩来说少年时代在沈阳读书时,得山东高盘之先生教诲与鼓励,对他是个很大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百忙之中仍挤时间会见老师的家人,并亲切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