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曹操一生崇尚节俭 影响后人

时间:2017-07-12编辑:梓岚

曹操一生节俭,不好华丽,因而为史家所称。他雅好节俭,影响着社会,也影响着朝臣及其妻妾子女。

虽责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罢三公官,自为丞相,即以崔琰、毛玢分别担任西曹掾、东曹掾,并典选举。琰、玢“所举用皆淸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拔敦实,斥华伪,进冲逊,抑阿党。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洁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吏洁于上,俗移于下”。曹操很欣赏琰、玢所为,因而高兴地说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不过,当时做得有点过分了。据说,“至乃长吏还者,垢面羸衣,独乘柴车,军吏人府,朝服徒行”,因而引出了丞相掾属和洽的一篇奏言。和洽说:“天下大器,在位与人,不可以一节俭(检)也。

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今朝廷之议,吏有著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长吏过营,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餐以人官寺。夫立教观俗,贵处中庸,为可继也。今崇一概难堪之行以检殊涂,勉而为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

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后人对于曹操初秉汉政,立即倡俭抑奢,并且取得了相应成果,与和洽“不可以一节检也”的意见一般都给予肯定的评价。如晋人孙盛说:“魏承汉乱,风俗侈泰,诚宜仰思古制,训以约简,使奢不陵肆,检足中礼,进无蜉蝣之刺,退免采莫之讥,如此则治道隆而颂声作矣。夫矫枉过正则巧伪滋生,以克训下则民志险隘,非圣王所以陶化民物,闲邪存诚之道。和洽之言,于是允矣。”

诚然,事情就是这样,好事做过了头,往往变成坏事;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往往使企利之徒弄虚作假,巧饰伪装。这就是历史辩证法。不过,曹操针对两汉侈糜之风,训以约简,抑制奢华,提倡节俭,是对的。他尽管做过了头,但其戒奢倡俭的思想必须肯定。历史证明,曹操在世时,社会风气大改汉俗,用崔琰、毛玢“拔敦实,斥华伪”,的确取得了实效。“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洁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这说明尚廉、戒奢、倡俭曾经付诸实际行动,并产生了切实的社会影响。

食不过一肉,衣不用锦绣

曹操其人,喜声好色,不足为戒。但在日常生活方面却是以身作则厉行节俭的。《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说,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这个评语,并非浮饰之辞,而是根据他的朝臣所共睹、而且常常谈及的事实缀录在一起的。

曹操死后,他的遗臣们常以其事劝谏后继者。如侍中卫觊,明帝时为尚书,针对当时“千里无烟,遗民困苦”而“陛下(魏明帝)不善留意,将遂凋弊不可复振”的情况,对明帝曹窨说武皇帝(操)之时,后宫食不过一肉,衣不用锦绣,茵蓐不缘饰,器物无丹漆,用能平定天下,遗福子孙。此皆陛下所亲览也。”另一侍中,即对曹操戒奢倡俭做得过分提出意见的和洽,也曾针对现实对魏明帝说以曹操“不饰无用之宫,绝浮华之费”的作风。和洽说……自春夏以来,民穷于役,农业有废,百姓嚣然,时风不至,未必不由此也。消复之术,莫大于节俭。太祖(操)建立洪业,奉师徒之费,供军赏之用,吏士丰于资食,仓府衍于谷帛,由不饰无用之宫,绝浮华之费.……

这说明,曹操的节俭精神对臣属的影响很深。他们既然敢于据此劝谏新帝,当然是有事实根据的。

内诫妻妾子女

曹操在其最后的几年里,似乎已经预见到奢风难抑,因而常以身说法教育妻妾及其子女。

曹操对妻妾子女讲过的一些倡俭戒奢的话,有的行诸文字而流传下来。清人严可均辑《全三国文》时将萁拢在一起,总称为《内诫令》。《内诫令》是曹操亲口面对妻妾子女说的话,因而其内容表现着他的真实思想。令文针对“吏民多制文绣之服”,和妻妾子女追求奢华而说以自己身穿补纳之衣。“吾衣被皆十岁也,岁岁解浣补纳之耳。”

这就是说,他穿的衣服、盖的被子已经用了十年了,每年拆洗一次、缝补一下破的地方,继续使用。因而他要求家人,一是衣不锦绣。由于有言在先,所以曹操可以借口曹植妻子身穿锦绣而赐死;二是履不二采。“履丝不得过绛紫、金黄”。古代以朱红和金黄色为贵,所以不准用。他还特别提醒,以前南征刘表时在江陵得到杂彩丝履,给了家人,当时已经说定,穿完了这些丝履(鞋子),“不得效作”。

另据晋人傅玄说:“魏太祖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拟古皮弁,裁缣帛以为蛤,合于简易随时之义,以色别其贵贱,于今施行,可谓军容,非国容也。”可见这也是从节俭出发,他仿造古代武将皮帽的样式,用丝织品做成“蛤”(帽之一种〉,自己戴,也让大家戴。这种白色的帽子虽然被非议为“非国容”,但其精神是不应非议的。

令文还表明他对日常用品亦不好华丽,并且希望后人能继承他的这种精神。他说孤不好鲜饰严具,所用杂新皮韦笥,以黄韦缘中。遇乱世无韦笥,乃更作方竹严具,以皂韦衣之,粗布作里,此孤之平常所用者也。内中妇曾置严具,于时为之推坏。今方竹严具缘漆甚华好。”严具,指梳妆柜。曹操说他不喜欢装饰得很漂亮的梳妆用具,日常用的皮箱子是用杂皮做的,黄皮捆在中间。遇乱世,皮箱子没有了,于是另做了一个方形的竹箱子,用黑皮子作套,粗布作里。后来,这个箱子坏了,又做了一个,表面上了一层漆,自己觉得已经很是豪华。这与汉时尚金银器用、金银饰品,以及缇绣雕文,被饰于土木的风气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曹操怕别人不理解他尚俭的用心,特意对两件事作出了解释。第一件事是他曾用银器储水卧头。他说孤有逆气病,常储水卧头。以铜器盛,臭恶。前以银作小方器,人不解,谓孤喜银物,今以木作。”曹操为了使人知其尚俭的用意,消除群下误会他“喜银物”,银器盛具已经做好了,又改以木制品。第二件事是禁止家内熏香。熏香之用,相当于今天人们洒香水。#p#分页标题#e#

曹操对其妻妾子女说:“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香熏。后诸女配国家为其香,因此得烧香。吾不好烧香,恨不遂所禁,今复禁不得烧香,其以香藏衣著身亦不得。”家内熏香,既是地位的体现,也是奢华的表现。曹操初禀汉政,天下既定,禁止家内熏香,但后来女儿嫁给皇帝,按制应该烧香,他“恨不遂所禁”。但最后他还是不管那些,而下决心禁止烧香,甚至“以香藏衣著身亦不得”。不过,他提出了一个变通的办法,等于是开了一个小口子。“房屋不洁,听得烧枫胶及蕙草”。枫胶,指枫树脂,蕙草是一种香草,烧着以后皆有一种香味。

《内诫令》还提到曹操的三个女儿成了汉献帝贵人以后,位高爵丰,曹操并没有拘于旧礼而不教。而是特意诫之说今贵人位为贵人,金印蓝绂,女人爵位之极。”作为女人,爵位已经到了顶了,禄赏巳经够多了,不要再企求更高的奢华。至于对其他女儿的要求似乎就更严了。据《傅子》说太祖愍嫁娶之奢僭,公女适人,皆以皂帐,从婢不过十人。”所谓皂帐就是不华丽的黑帐子。曹操把嫁娶的奢侈无度和超越礼制亦看作是必须整肃的社会问题。因而也从自己做起。拟于天子的魏公(王)的女儿,嫁妆是黑帐子,从婢不过十人,可见是非常简朴的。

《内诫令》大都是曹操晚年所言,实际也是“终令”性质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内诫令》同其《遗令》一样,有着不少光辉。

毫无疑问,曹操尚俭戒奢精神和这些令文,对其妻妾子女都曾产生过积极影响。


下一节:曹操推动了乐府诗的发展

返回首页阅读>>>曹操生平档案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