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解密长征中的习仲勋

时间:2016-11-03编辑:梓岚

最早到达陕甘地区的是红二十五军。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在徐海东、程子华率领下,经过艰苦转战进入陕西保安县永宁山。习仲勋、刘景范知悉红二十五军到达永宁山消息后,立即报告中共西北工委,并与边区政府秘书长张文华一起去迎接红二十五军到来。习仲勋主持欢迎大会,并致欢迎词。9月16日,红二十五军与西北红军在永坪镇胜利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

在红二十五军到达陕甘苏区与西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同时,中共中央率领陕甘支队突破天险腊子口,到达甘肃岷县的哈达铺(原属岷县,后属宕昌县)。在这里,党中央从报纸上得知陕甘苏区正处于蓬勃发展之势,所以决定向陕甘地区开进。9月27日,红军到达通渭县榜罗镇,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作出了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战略决策。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11月初,与红十五军团在甘泉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将台堡地区(今属宁夏),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的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中共中央和陕甘支队到达陕甘苏区后,立即根据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决定实行战略转变。提出“目前陕甘苏区党面前最迫切的任务”,是“扩大与巩固陕甘苏区,准备同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

陕甘支队与红十五军团部分领导人在会师后的合影。

当时中央红军完成了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陕甘苏区,但是仍然面临一些实际困难。首先,红二、红四方面军还在长征途中,红军主力尚未集中,陕甘红军还有待进一步壮大;其次,陕甘苏区虽经过发展已经比较稳固,但苏区的面积狭小,人口稀少,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粮食和工业品缺乏,部队给养困难,扩军不易;再次,陕甘苏区周围的敌情仍比较严重,东有晋军和国民党中央军,西有甘肃、宁夏的国民党军,北有地方军阀井岳秀、高桂滋部,南有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陕甘苏区被四面包围。

为巩固扩大陕甘苏区,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进行东征,解除东面的威胁,打通抗日前进的道路。同时,向南进行巩固。在红军东征之时,习仲勋被派往陕甘苏区南端的关中特区工作。关中地区物产、人口条件都比较优越,但靠近国民党军的西北大本营——西安,那里有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驻守,敌人力量较强,红军发展比较困难。因为地处陕甘苏区最南端,所以关中特区被称为陕甘苏区的“南大门”。习仲勋到关中后,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党团书记。他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扩大和巩固陕甘苏区,配合中央整个战略部署,威胁西安,保卫苏区的“南大门”。为此,习仲勋进行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他传达了瓦窑堡会议精神,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中央精神,纠正了执行土地政策问题上的一些偏差。

1936年4月,国民党东北军以11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关中苏区发动全面“围剿”,并出动飞机轰炸。关中特区党政军领导干部率大部武装转移,关中特区撤销。另由习仲勋、唐洪澄、汪锋等组成关中工委,坚持关中游击战争。

5月,习仲勋被调回陕甘宁省委,征尘未洗,又踏上了随军西征的漫漫征途。习仲勋先后担任中共曲环工委书记和环县县委书记。习仲勋在环县工作仅两个月,便迅速打开了局面。他深入乡村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政策,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罪行,发动农民团结组织起来废除保甲制度,建立新政权,没收地主恶霸土地财产,分给劳苦大众。习仲勋还以大量精力投入群众武装的组织领导,加强县委军事部、县政府保卫局的力量,设立警卫队;组建起环县、洪德、胡家洞子三个区游击队,多数乡、村还成立起自卫军、赤卫队,从而有效地遏制和打击了反动势力,保卫了人民民主政权。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部分将士留影。

1936年9月,习仲勋受中共中央委派再赴关中恢复特委工作,习仲勋任特委书记,并主持组建了党、政、军、群等组织机构,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长达6年时间。在习仲勋的主持领导下,关中特委积极整理扩大游击队;争取进步、中间的民团、保甲,尽可能地进行统一战线工作;整理各地党的工作,健全党的组织生活;恢复各县苏维埃政权,并且在开辟敌后新苏区上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关中特区“像一把利剑插入国民党统治区,直逼国民党的战略重镇西安”,为保卫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后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的今天,我们一起缅怀在长征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123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