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最新文章
  • 秦始皇陵墓的介绍

    千百年来围绕着秦始皇陵地宫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曾以30万人盗掘秦陵。在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三国时期,宝鼎元年,有人送只金雁给名曰张善的官吏,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出自始皇陵……这类神奇的传说更是给秦始皇陵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坐落 ...

    2018-02-27
    中国考古 秦始皇
  • 沐英墓里的文物-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一个盗墓人从处于南京的一座明朝古墓中盗出一个梅瓶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后经专家鉴定之后,这个梅瓶的价值超过十个亿的人民币。而这座古墓也为了进一步加强保护而被发掘,于是人们发现了明朝最大的隐形富豪沐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介绍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时间:萧何月下追韩信元青花梅瓶,元末明初(约14世纪)作品。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出土时间:19 ...

    2018-02-10
    朱元璋 明朝 沐英
  • 香妃这个人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对于香妃真实情况,最先出来考证的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孟森先生,孟森先生在《香妃考实》一文当中指出,香妃就是容妃和卓氏。她是乾隆40多个嫔妃中惟一的回族女子。容妃生于新疆叶尔羌回部,祖上是伊斯兰教的一个首领。她在回疆大小和卓叛乱之前,已经入宫。她的哥哥因为配合清廷平定霍集占叛乱有功,也被召到北京受封。和卓氏入宫以后,被封为贵人。5年之后,她被封为容妃。 ...

    2018-02-08
    香妃 还珠格格
  • 宿白的贡献及评价

    宿白先生的贡献颇多,主持了三座宋墓的发掘工作,编写我国田野考古纪实的奠基之作《白沙宋墓》。研究石窟寺,创立中国石窟寺考古学。宿白先生被公认为中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宿白先生不仅在学术上为西藏考古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还一直关注西藏的文物保护事业。保护西藏芒康的古盐井2009年,已87岁高龄的宿白先生得知云南德钦故水电站即将修建,工程可能导致西藏芒康盐井盐田被 ...

    2018-02-01
    考古 宿白
  • 宿白-中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

    宿白先生被公认为中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从云冈出发,先生佛教考古调查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东至辽宁义县万佛堂,西至敦煌莫高窟、克孜尔石窟,南至大理石钟山石窟,对国内主要石窟都作过测绘或部分测绘、记录和研究,研究领域遍及石窟寺、佛教寺院和佛塔,写下了《敦煌七讲》、《中国石窟寺研究》、《藏传佛教寺院考古》等煌煌巨著。考古之路常常充满艰辛。位于新疆克孜尔石窟 ...

    2018-02-01
    宿白
  • 宿白对中国石窟研究的贡献

    1942年,正在北京大学就读的宿白先生与同学一起,假期之间游历了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云冈宏伟的北魏大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从云冈石窟开始,宿白先生开启了石窟寺研究的学术之路。1947年,宿白先生参加整理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籍,从缪荃孙抄《永乐大典》残本《顺天府志》中发现引自元末《析津志》的《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一文,文中记录了大同云冈石窟的 ...

    2018-02-01
    宿白 石窟考古
  • 宿白先生的贡献-白沙宋墓的发掘与撰写

    1951年-1952年,河南禹县白沙镇准备修建水库,考古工作者对库区的古代遗址和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宿白先生主持了三座宋墓的发掘工作。白沙宋墓是北宋末年赵大翁及其家属的墓葬,是北宋末期流行于中原和北方地区的仿木建筑雕砖壁画,墓中保存最好,结构最为复杂,内容最为丰富的一处。1954年,宿白先生撰写的考古报告基本完成,同年文化部在北京举办全国基建中出土文物展览会 ...

    2018-02-01
    宿白 白沙宋墓
  • 出土最早的乐器-贾湖骨笛

    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的贾湖骨笛,距今有8千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该骨笛是用鹤类尺骨管制成。磨制精细,共有7孔。在第6孔与第7孔之间有一小孔,经测音可以发两变音,应为调整第7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值得注意的是,该墓出土有两件形制相似的骨笛,据测音研究,它们是一雌一雄,印证了中国自古有雌雄 ...

    2018-01-18
    贾湖骨笛 乐器
  • 古都的复原工作要做什么?

    古都学研究方法之一即复原古都。那究竟要复原哪些呢?对古都的复原工作不应限于原来都城的人为设施,还应复原当时的全貌,包括有关的自然环境方面。西安城北的渭河,曾经有过较大的变化,自秦、汉两朝在咸阳、长安建都以来,河道一直向北摆动。如果不能探索出秦、汉以至隋、唐时期的渭河河道的所在,则秦咸阳城的规模就难以得出具体的轮廓。汉、唐两代都曾在长安城北渭河之上架 ...

    2018-01-03
    古都
  • 古都研究的必要性是什么?

    近年来,古都研究工作者的确已经做出了不少有益的贡献,为有关的现代城市建设解决了许多问题,加快了现代城市的逮设,这是值得称道的。今后建设更加突飞猛进,新的问题将会接踵而来。在这期间如果能够早日建立中国古都学这门新学科,则对于解决新的问题将会易于致力。由于建设事业日益加速发展,因而建立中国古都学这门新的学科就成了迫不及待的问题。中国古都学会以研究古都为 ...

    2018-01-02
    古都 古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