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陕西人性格特点:粗犷豪爽

时间:2018-01-25编辑:历史狂流

提起陕西,那些踩着秦砖汉瓦长大的陕西人在我们脑海中的印象却不如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那么清晰。其实,只要你近距离打量陕西人,你才真正地领略到什么是质朴、粗矿和豪爽。

从饮食上就可以体现出陕西人质朴、粗犷豪爽的性格特点。陕西人都有着极为浓厚的面条情结,外地人对陕西人有一个带有戏谑性的评论:打死不离疙瘩面。

陕西的面条,种类很多,比较出名的有扯面、棍棍面、岐山臊子面,蒜蘸面等。油泼扯面,大大的一碗,端上来,面是宽宽的,油是汪汪的,辣子是红红的,炒的鸡蛋是黄黄的,下锅的青菜是绿绿的,光是看着也会让人垂涎三尺,吃一口,那看似粗硬的面条硬是柔弱无骨,绵软无比,那面条宽得像皮带,但吃到嘴里却并不感到硬。

臊子面是陕西特别是关中地区的家常饭。所谓臊子,就是猪肉在锅里拌着花椒调和酱油辣椒食盐用菜油煮透后,放进肉罐子里闷上一段时间。肉剁得细细的,瘦肉筋道有味,肥肉油而不腻,人口即化,嘴角流油,但油而不腻。

陕西人吃面时端的是当地人叫作老碗的大海碗。每当走进西安大街小巷任何一家饭馆,只要是老陕,肯定端着堆得岗尖岗尖的捞面条的大老碗,埋头苦干。只听见满堂吸吸溜溜、呼呼噜噜的进食声。这种旁若无人,汪洋恣肆的场面,用豪爽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易中天在《读城记》中写道:“南方的城市都是小女人型的,讲究文雅,北方的城市大都是大男人型的。”说的很对,从饮食上说,四川人都没有把辣子当成一道菜,而陕西人做到了,羊肉泡馍可是“陕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不说大块的肉和硬邦邦的死面托托馍,就是盛馍用的碗,南方人都“望而生畏”。

锅盔馍呢,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二尺多大的锅中慢慢烧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里酥,这种东西出了关中就找不到。而陕西人吃的面更是像它的名字一样实在。

“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一碗羊肉泡喜气洋洋”,是对陕西人的生动写照。它的“实在”、“耐饱”象征着陕西人的醇厚、热情、诚信;而盛羊肉泡馍的容器则是让外地人惊讶的“大老碗”,这似乎又喻示了陕西人的大气与包容。

陕西人爱秦腔。俗话说“一声秦腔吼,八尺的汉子热泪流,出嫁的婆姨也回头。”秦腔号称大秦之腔,就是秦人说话的那种发音。从字面上看,就是秦人发出的一种声音。

秦腔这个剧种很特别,是高亢激昂的,外地人要看秦腔,猛的一听,会觉得有点像是在“吼叫”,有震耳欲聋的效果,会感觉特别过瘾,是一种直白地宣泄。实际上,秦腔除了慷慨激昂的旋律,也有婉约的东西,有细腻的感觉。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秦腔是陕西人的象征,听秦腔看秦腔,就能感受到陕西人的性格。”陕西人的性格与秦腔一样性硬、性刚,很刚烈,有时也过于固执。

古书上说是因为地处高寒,人容易有一种坚韧、忍耐性,容易圣贤,但也容易颓废。这和南方文化差异很大,陕西人一般都质朴、厚道,特别执着。

陕西女孩子喜欢穿大红大绿,特别鲜艳的颜色,陕西人喜欢吃辣和酸的东西,陕西人烙大饼子锅盔,揣在怀里,就着热汤,掰开泡着吃,不像南方要炒菜、淘米、占的时间多,我想,这肯定便于行军打仗,这样的习惯,这样的个性也帮助了大秦统一天下。

看秦腔能了解陕西人,看秦腔就能深切的感受陕西文化。陕北人爱唱歌,走进陕西,就如同走进了民歌的海洋。一曲曲,一声声悠扬动听的陕北民歌像奔腾的黄河之水源远流长,他们似乎不唱歌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无论是苦还是甜,不管是开心还是郁闷,无处不荡漾着他们那悠扬、凄婉、高亢、缠绵的歌声。即使是手中挥舞着硕大的老镢头,扶摇着沉重的铁犁,那悠扬的信天游依然飘荡在黄土地的沟沟峁峁、道道梁梁,回荡在黄土弥漫的天际。

陕北人吃饭喝酒时唱歌,休息睡觉或劳动时唱歌,只要他们想唱,随时随地都可以“亮一亮嗓子定一定音,把那二道疙梁唱几声’’。

当然这歌声最有野味,最具有黄土气息的当数站在土山坡上,迎着强劲的西北风,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抒发一己情怀。民歌真可谓是陕北人民生活中的第二种语言了。

陕北民歌是陕北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因受人文、历史、地理、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它反映了陕北人民在各个时期心理活动和思想面貌的艺术表现,悲时吟哀,苦时诉难,喜时抒悦,乐时娱欢,是黄土高原这个特定地域内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记录,是陕北民族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它以其独特的旨趣、风格和魅力,直通整个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道山深处。

让我们品嚼生活所赐予的辛酸、甘甜和醇美,唤起人们灵魂深处古老的沉淀,而又有永恒的感情。信天游酣畅淋漓、黄土高原厚重,陕西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民风孕育了陕西人粗犷、豪爽、质朴的性格。

陕西是个出美人的地方,且闻名全国。“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陕西的婆姨以米脂最为有名。婆姨们个个细皮嫩肉,柳腰丰臀,姿质艳丽。

陕西米脂婆姨的美,是不同于江南女子的另一种美,江南女子美是清瘦型,而米脂的婆姨是肥美型,这在世界风行减肥的今天,是独树一帜的。

虽然陕西的婆姨们长得丰满,可感情细腻,听一听那感人至深的《走西口》,陕西妹子对情哥哥的那份挚情,一点也不比南方妹子逊色。

陕西的妹子,不光感情细腻,柔情似水,而且心灵手巧,善做细活。陕西的剪纸窗花可是中外闻名的,还有皮影艺人、泥偶艺人、木偶艺人等等,陕西的能工巧匠可谓俯拾皆是。

陕西人把话多的,嘴贫的叫作“皮革”,原意是指皮和骨,所谓“皮革”一说。皮革者,冥顽,死不改性。做物质了,那就是结实的皮鞋,勒不断的腰带,骑不糟的马鞍。借了来形容人,那就是不咋样的人了,好不到哪儿去。

陕西人把嘴馋贪吃者叫了“嗓眼”,词义来路不明,字面上也很难解通,但用得极广,以至超越吃相,直到惹人厌烦却要往人面前凑者一律冠以“嗓眼”。陕西人把心绪不爽,身心烦乱又一时间难以宣泄叫做了“睦乱”。

一部《离骚》情调,酿成世代情操,让后人演绎成风骚、轻佻、调情、谈情说爱。陕西人则格外刻薄,把“讨好”、“巴结”一律叫了“骚情”。陕西人若是被人叫了骚情,那是可以自杀的。

陕西人非常恋家,因为陕西是中国礼教文化的发源地,人们以孝为先,这也是他们不喜欢出远门的一个原因。

他们习惯了在黄土地上繁衍生息,尤其以省会西安为中心的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所以南方潮湿的气候或东北的寒冷都不适合陕西人。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这是陕西人的特点。

推荐阅读:

全国各地人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