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黄湾镇名字的由来

时间:2017-01-12编辑:梓岚

黄湾民国期间,灵(灵璧)固(固镇)公路线行弯曲,每公里弯道2-3处,此处是各弯道之首,附近有小黄庄,得名黄拐弯。因地势低洼,每年入夏至初冬积水不断,弯字加上三点水即“湾”。1969年1月,是人民公社所在地,取首尾二字,故黄湾。

晏路 位于灵(灵璧)固(固镇)公路灵城南10公里处,有条歧路通往韦集,此处成三岔路口。明末清初,晏姓族人在此搭庵卖茶、买粥(稀饭),过往客商在此饮茶喝粥。后周、郑、张等姓族人陆续移入形成村庄,得名晏路口。清末拟定农历五、十逢集,后又增二、七集日。1949年10月,设乡,取前二字称“晏路”。

龙水庄,原名油坊庄,位于南沱河北岸,庄西南角不足百米有个泉眼,昼夜流水入河,众称龙眼,水为龙水,更名龙水庄。

双桥庄,原名蜡条张,因庄北有成行蜡条树,且庄内居民均为张姓而得名。1953年土地改革,工作队人员发现庄南数十米处,有东西和南北走向2小沟上石桥,且三步可越过二座桥,更名双桥。

砂坝集,相传大禹治水时期开挖一条沟(南沱河),两岸人们为便于生产、生活,在沟中筑砂礓坝,沟北有一小庄,故砂坝庄。民国元年(1912年)拟定农历一、六逢集,后增四、八集日,故更名为砂坝集。

张集,相传,原是贾庄、刘庄,二庄仅一巷之隔,明洪武年间,山西省曲沃县张继旺移居至此,后张族人丁兴旺,贾、刘二庄合成张庄。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拟定农历一、四、八逢集,更名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