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重症缠身的列宁为何坚持参加国际共产会议?

时间:2018-11-07编辑:文二

1922年11月至12月,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出席大会的有58个国家共产党的代表。重病缠身的列宁参加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与当时的国际局势紧密相连的。

在当时,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同帝国主义者展开了艰苦卓绝地斗争,特别是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德国政府代表签订了条约,从而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战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苏维埃政府巧妙地利用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初步达到了维护世界和平和本国安全的目的。

重症缠身的列宁为何坚持参加国际共产会议?

由于国际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各国工农革命运动转向低潮,所以布尔什维克党必须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战略和策略。

与此同时,还要帮助各国共产党努力做到这一点。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正是肩负着这样的使命而召开的。

列宁除了主持此前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外,还领导了第二次、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在第四次代表大会期间,与会代表聆听了列宁关于俄国革命五周年和世界革命的前途报告。

这是列宁在共产国际代表大会上的最后一次演说,其内容就像是给各国兄弟党的遗嘱。

列宁谆谆教诲,要求大家学习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同资本主义作斗争和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经验,并把这些经验创造性地应用于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去。

代表们分析了国际形势,认定世界经济危机日益严重,工人失业现象不断增长,资产阶级正在有组织地夺取无产阶级的革命成果。

各国共产党不得不转向防御,采取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愿意反对资本主义的群众,其中包括那些跟社会民主党、无政府主义者、工团主义者走的工人团结起来。

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给各国共产党提出一项艰巨的任务,就是向广大工人群众说明,要制止帝国主义战争,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苏俄的社会主义阵地。

尤其是对于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说,迫切需要制定出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争取早日在俄国建成社会主义。

列宁在大会上作关于俄国革命五周年纪念演说结束时指出,无产阶级必须学习再学习:

我们必须提高群众文化水平,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外国的共产党必须学习,以便消化俄国的经验,并在他们争取社会主义斗争中加以利用。

在当时,列宁费了极大的力气作这个报告,报告作完,他就精疲力竭了。

重症缠身的列宁为何坚持参加国际共产会议?

他的病症已经对他有了严重的影响。列宁的最后一次公开演说是在莫斯科苏维埃全会上。他在结束时说:

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遥远的将来,或是什么抽象幻影。我们把社会主义拖进日常生活中了,我们应当弄清这一点。这就是我们当前的任务。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任务。

让我在结束讲话时表示一个信念:不管这个任务是多么困难,不管它和我们从前的任务比起来是多么生疏,不管它会给我们带来多少困难,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不是在明天,而是在几年以内,我们大家同心协力无论如何会解决这个任务,这样,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1923年10月18日至19日,列宁最后一次回莫斯科。对这次莫斯科之行,苏联时期的记载颇为奇怪。起初根本不提列宁曾经回莫斯科一事。后来虽然提了,但把日期限定在10月19日,并且说一共待了两三小时。最后,才承认列宁在18日至19日回过莫斯科。但所说的行程各不相同。这就使人不得不怀疑这中间隐藏着什么不想让人知道的东西。

1934年出版的凯尔任采夫的《列宁传》写道:

10月,有一次他坐车到莫斯科,到克里姆林宫中他的房间里去看了一看。在归途中他又在那正在筹备中的农业展览会停车看了一会儿。这是列宁最后一次到克里姆林宫了。

按照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沃尔科戈诺夫《列宁》一书中的描述,行程是这样的:

10月18日下午到克里姆林宫,在那里服务人员已经在等待他。列宁很费劲地上到自己的住所,好奇地看看自己的东西、周围环境、书籍,不久就躺下休息。

第二天来到自己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进入空荡荡的人民委员会会议室,然后到了院子里。从自己的图书室取了一些书之后,列宁表示想游览莫斯科,去了农业展览会。但大雨妨碍了参观。回到克里姆林宫取书,然后乘车回哥尔克。

《列宁年谱》的说法是:

18日乘车到莫斯科,回住所,到人民委员会会议室、办公室。19日乘车游览克里姆林宫、莫斯科街道、农业展览会,然后返回克里姆林宫,从图书室取走一些书,然后乘车回哥尔克。

这次莫斯科之行起初列宁心情非常愉快,进城时列宁脱帽向首都致意。但是后来情绪变了。当时任《工商报》副主编的瓦连廷诺夫从B.H.马良托维奇那里听到一些“小道消息”。后者是通过认识的医生了解列宁莫斯科之行的某些细节的。据瓦连廷诺夫的描述,大致情况是这样的:

列宁先到会议室,然后回住所,在那里久久地寻找他在第三次发病之前写的放在住所的什么东西。列宁有个习惯,不许任何人碰一碰他保存的任何文件。他在去哥尔克时曾要求秘书福季耶娃锁上办公室桌子抽屉的锁,不要收拾,住宅也同样如此,包括克鲁普斯卡娅在内,谁都不许动他的札记和其他任何文件。他说,只有这样他才能迅速便当地找到所需要的文件。

重症缠身的列宁为何坚持参加国际共产会议?

当列宁回到克里姆林宫后发现他所规定的制度不知被谁破坏了,在他认为可以找到东西的地方却没有他所要的东西。列宁对此非常恼怒,开始嘶哑地说话,出现痉挛。吃惊的克鲁普斯卡娅和乌里扬诺娃把他扶上汽车,送回哥尔克。此后几天他处于重病状态,已恢复的语言功能又失去了,尽管时间不长。

1923年10月下旬,列宁刚刚好转的病情又恶化了。在列宁研究院工作的弗·戈·索凌于1927年1月在《真理报》上写道:“这次行程之后好几天弗拉基米尔·伊里奇陷入沉思和痛苦之中。”

20世纪50年代末出版的《列宁传》中也承认,“1923年10月下半月,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病情又有恶化的症状”。

可以看出,莫斯科之行确实恶化了列宁的健康,或者说,莫斯科之行结束后,列宁的病情急剧恶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