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为了提高出生率希特勒提出种族繁殖计划

时间:2017-04-11编辑:梓岚

为了提高德国的出生率,希特勒构想了一个“优等种族繁殖计划”。1935年12月12日,纳粹政府正式批准了基于上述繁殖计划的“生命之源”计划。与这个计划相配套的,还有一个“生命家园”计划。

“生命之源”内容十分庞杂,核心是生育和培养希特勒眼中“优质”的雅利安人,以代替那些“劣等”的、有缺陷的、毫无生存价值的人。纳粹既提倡日耳曼家庭自己多生优生孩子,还鼓励年轻妇女与党卫军军官非婚生孩子,更有从欧洲一些国家尤其是北欧的挪威,收养、抢夺孩子的计划和行动。

希姆莱曾号召党卫军官兵,在走出家门走上前线之前,至少为德国留下一个孩子,越多越好。从1939年开始,纳粹就有计划地在波兰、南斯拉夫、俄罗斯、乌克兰、捷克、罗马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挪威等多个欧洲国家,诱惑符合他们标准的妇女,抢夺符合他们标准的孩子。

在党卫军总部里,有一个由希姆莱直接领导的机构,专门从事“种族挑选”。他们联合德国情报部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拍摄有关妇女和儿童的资料,并分门别类地建档。一旦德军占领相关地区,他们就按图索骥,对那些早在名单上的孩子,能收养的就收养,不能收养的就直接抢夺。

其中,在挪威收养和抢夺的孩子最多。按照纳粹的标准,挪威人的金发碧眼、身高块头,最符合他们对雅利安人的界定。当时只有300万人的挪威,却有40万德国驻军,可见德国对挪威的重视。这些孩子中,6岁以下的被送往德国家庭或“生命家园”,6-12岁的进寄宿学校。所有这些孩子,都会取一个地道的德国名字,被要求必须忘记自己的生父生母,忘记原来的国家和城市村庄,必须为自己是德国人而骄傲。

纳粹还公开招募漂亮又血统纯正、年轻力壮的女青年,让她们同样与经过挑选的纳粹各级精英,怀孕生子。这些女人中,60%未婚。到1939年,“生命之源”的男性成员8000人,其中大部分是党卫军和纳粹党的各级负责人。“生命之源”对男女双方的审核都异常严格,除了血统纯正,还要确保双方包括其祖上,无任何遗传性疾病,也无任何先天性残疾。但是在后期,由于德国对人口的需求加大,这些标准略有放宽。

一旦成为“生命之源”的成员,女人和孩子们的一切,包括怀孕、生产、日常生活和教育,都得到最优质的照顾。比如他们的居住环境,他们的牛奶和肉类配额,一般的中产阶级家庭也难以忘其项背。在“生命家园”工作的保育员、老师和医生,全都受过专门训练,女的漂亮朝气蓬勃,男的帅气强壮。

为了确保母亲和孩子的健康,纳粹还在欧洲多个国家建立了多个“生命家园”。 其中德国10个,奥地利3个,波兰8个,挪威9个,丹麦2个,法国1个,比利时1个,荷兰和卢森堡各1个,共计36个。第一个“生命家园,建于 1936年慕尼黑附近的施泰因赫林格。而在德国境外的第一个“生命家园”,则建在挪威。

虽然纳粹究竟抢了和收养了多少个孩子,因档案被集中销毁已无法得知。但有资料显示,以“生命之源”的名义出生的婴儿,超过4万名。这些孩子,统一被称为“纳粹婴儿”或“希特勒宝贝”。每年抢多少宝贝生多少宝贝,德国都有计划。比如在某年的计划中,在德国生育的“希特勒宝贝”8000,挪威的配额是12000,欧洲其他国家都有,但数字都远低于这两个国家。有一年,挪威的“生命家园”,收养的孩子是250名。但各个国家是否完成了这些生育计划,却无资料记载。

这些“希特勒宝贝”的一切,都严格按照优生优育的标准,被精心照顾。除了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教育,比如,对婴孩,凡是他们接触的东西都必须经过消毒。他们每天必须洗两次澡,阳光中从事各种户外活动的时间,以及阴雨天在室内阅读听音乐画画游戏的时长,都按规定进行。

“生命之源”计划,在纳粹的人种学试验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严格按“雅利安标准”挑选的父母生出来的婴儿,随着他们渐渐长大,有的孩子眼睛头发的颜色,有所改变。德国的科学家们因此进行了诸多实验,以期找出对策,确保世世代代金发碧眼的雅利安人。

1945年4月,美军在施泰因赫林格的“生命家园”中,发现了250名2-6岁的孩子,和100多名待产的妇女。战后,加入“生命之源”计划的妇女们,以及“希特勒宝贝”们的遭遇,又是一个另外的悲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