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嫦娥四号试验结束生物科普载荷试验是什么?

时间:2019-01-18编辑:文二

嫦娥四号试验结束

2019年1月15日,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团队发布消息称,随着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其中棉花种子成功发芽!

嫦娥四号试验结束生物科普载荷试验是什么?

据了解,由重庆大学牵头的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均放置于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

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传回的照片显示,棉花成功发芽。据介绍,截至试验结束前,未从传回数据中观测到其它生物生长状况。

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于嫦娥四号登陆月球第一天(1月3日)即加电开机,随后在地面控制中心发送放水指令后,植物种子和果蝇虫卵结束近3个月的休眠状态,进入生物月面生长发育模式。

目前,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在轨工作状态良好,累计工作时间长达212.75小时,下传照片170多幅。

嫦娥四号试验带了哪些生物?

别看这种子发芽是生物规律,其实这株嫩芽的顺利长出可是经历了重重关卡。首先就是,为什么偏偏是这六种生物能够登上登上月球呢?

因为“罐子”里资源有限,所以首要条件就是“个子小”,其次由于月球表面低重力、强辐射、高温差等极端条件限制,要求动植物能耐高温、耐冻,而且能抗辐射和抗干扰。

而且,搭载的马铃薯、拟南芥、油菜、棉花、果蝇、酵母6种生物能够构成一个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微型生态系统——植物生产氧气和食物,供所有生物“消费”。

作为消费者的果蝇和分解者的酵母,通过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酵母可以分解植物和果蝇废弃物而生长,还可以作为果蝇的食物。

嫦娥四号试验结束生物科普载荷试验是什么?

在最为关键的物种选择上,项目团队从云南深山悬崖到新疆沙漠地区,到处寻找能够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生物物种,经过挑选了上百种植物进行实验、筛选,最终才确定了登上月球的6名“旅客”。

都说2019年是个太空年,希望我国的科技力量越来越强,向“大航天时代”进军。

生物科普载荷试验是什么?

为了充分发挥我国探月工程的牵引带动作用,激发社会公众和青少年探索宇宙的热情,2015年国家国防科工局、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五部委联合举办了“激发探索热情,鼓励大众创新”为主题的月球探测载荷创意设计征集活动。

由教育部深空探测中心组织、重庆大学牵头设计的“月面微型生态圈科普载荷”,在全国各地参赛的257个作品中,经过初选、院士专家组初评、公众网络投票、公示、院士专家组终评等层层筛选,凭借其“创新性突出”“科普效果好”的特点,成为备选方案之一,后经探月工程“两总”系统研究确定为嫦娥四号搭载载荷,并命名为“生物科普试验载荷”。

为完成科普荷载项目的研制,科普载荷研制团队先后与航天五院、航天八院,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两七基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等单位进行接口对接、技术交流;多次往返北京、上海、烟台、成都、兰州、大连、西安、杭州、长沙等各地进行调研,辗转15个省/市的50余家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技术攻关。

经过50多次的设计、优化、分析等工作,最终确定方案,累计完成报告近150份,汇报近100余次;完成工程、生物验证试验共计100余项。

嫦娥四号试验结束生物科普载荷试验是什么?

在项目的研发过程中,研发团队对科普载荷进行多个技术难点的攻关:为确保科普载荷在轨工作安全,罐体结构件全部由高性能铝合金加工,且进行了防腐处理,并通过分析、试验的形式进行了多方面验证。

针对长期零下57℃低温微弱漏气现象,通过结构分析、密封材料性能优化等多种方法予以解决。

为了使科普载荷能够在零下60℃到80℃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通过20多次的热方案设计及优化,最终确定了由半导体制冷器、电加热器、散热片及隔热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科普载荷内部智能化温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