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富春山居图》的未解之谜

时间:2017-07-03编辑:梓岚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的长卷,展现了富春江初秋时节的景色:丘陵起伏,林木恬然,疏密有致,人物飞禽,生动适度。如诗的画面和娴熟多变的笔法,将富春风光勾勒得令人神往。自问世以来,历代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乃至封建帝王权贵都对此画推崇备至,并以能亲眼目睹这件真迹为荣幸,使得这卷宝图既备受赞颂,也历尽沧桑。

黄公望此图是为郑樗(别号无用师)所绘,无用师便成了《富春山居图》的第一位藏主。画作的精致高妙让无用师“过虑有巧取豪夺者”,事实也真被他不幸而言中。

明成化年间(1465—1487),《富春山居图》为书画家沈周高价购得。以后,此卷几度易手,万历年间(1573—1620)为董其昌购得。崇祯九年(1636),董其昌将画押给了宜兴人吴正志。清初,吴正志的孙子洪裕成为画的主人。吴洪裕在家中特建“富春轩”藏之,爱若至宝,顺治七年(1650)临终之际,竟想仿唐太宗以《兰亭序》殉葬之故事,嘱人以《富春山居图》投入火中,焚以为殉。眼看墨宝化作青烟,其侄吴子文乘其不备,以别画易之,迅速从火中抢出《富春山居图》。遗憾的是,画已烧成两半。

前边尺余小段经重新接拼后,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于是,人们就把这一部分称作《剩山图》,经历了三百余年的曲折传承,1956年入藏浙江省博物馆。

较长的后半部称《无用师卷》,先后曾为高士奇、王鸿绪、安岐等拥有。乾隆十年(1745)’清廷广征名画,此卷被征入宫。乾隆皇帝对其爱不释手,归入内府上等品,钤“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乾隆鉴赏”“三希堂鉴玺”“宜子孙”五印,并题诗一首。此后五十余年中,乾隆皇帝不时将画卷取出欣赏,且时常在画上留诗题句,加盖鉴赏印,长达六米的巨幅画卷空白处,几乎填满了乾隆的御书、藏印,形成一大奇观,由此亦可见乾隆皇帝对此画的珍爱。

然而,就在此画入宫的第二年即1746年,地方官又呈进一幅《富春山居图》,两图一模一样,难辨真伪。乾隆皇帝经多方对比论证后,认定被他题诗、钤印的前一幅是黄公望真迹,后来者是赝品。由于后来者近乎完美无瑕,简直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乾隆将其同时收入内府收藏,两幅《富春山居图》皆著录于《石渠宝笈》。以后,人们为了加以区别,将先入宫的那幅称为《子明卷》,后来者仍叫《无用师卷》。192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该图也入藏其中。

1931年,日本侵占东三省,北平(今北京)岌岌可危。为免不测,包括《无用师卷》在内的几十万件故宫文物装成万余箱分五批先运抵上海,后又运至南京。文物停放上海期间,书画鉴定家徐邦达有机会在库房里看到了这两幅真假《富春山居图》,经过仔细考证,他发现乾隆御笔题说是假的那张,实际是真的,而乾隆题了很多字断定为真的那张却是假的,从此推翻了先人的定论,还名画一个真实的面目。而今,这真伪两卷《富春山居图》都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代名画的真伪虽已真相大白,但其身首异处,仍让海内外炎黄子孙深感遗憾,让宝图早日珠联璧合,成为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2010年3月,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闭幕时,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引用了这段往事,并说:“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而这一愿望不久后就实现了。2011年6月,“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举行。分隔三百六十年之后,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终于重逢。


返回首页>>>宋元历史疑案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