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最新文章
  • 论语解读: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论语解读: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说完,就扶着拐杖除草了。名言故事孔子六十多岁了,还在周游列国,希望得到诸侯的聘请。他同子路等学生到处奔波,迷过路,断过粮,旅途十分辛苦。有一天,子路掉队了。他正在着急的时候,遇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挑着农具。子路向他打听:你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农看了一眼子路,不说看见,也不说没看见,而是反问说:四肢不劳动, ...

  • 论语解读: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解读: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以至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名言故事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国发生变乱。为了避乱,他来到了附近的齐国。在齐国他却得到意外的收获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相传《韶》是古代虞舜时的一种乐曲,据说是舜的乐师质根据更早的帝喾时代的音乐《九招》整理、加工而成的,又叫《九韶》,因为须用箫、笙等乐器配合演奏, ...

  • 论语解读:一言以丧邦,一言以兴邦
    论语解读:一言以丧邦,一言以兴邦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道: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于这样的话。有人说:‘做君难,做臣不易。’如果知道了做君的难,这不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亡国,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于这样的话。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所高兴的只在于我所说的 ...

  • 论语解读: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解读: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名言故事上面这句话是孔子对交友的认识,意思是有德之人纵然处于衰乱之世,也不会孤立,必然会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朋友。而这种朋友,既然是以德相交,在交往过程中免不了要相互提醒注意德行。孔子和老朋友原壤的交往就体现了这一点。原壤的母亲死了,孔子去帮他治丧。原壤是个不太讲究的人,看见孔子过来, ...

  • 论语解读:无可无不可
    论语解读:无可无不可

    孔子说:我却不同于这些人,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名言故事这一段是孔子对隐士作的评价,并且抒发了自己不同于他们的志向。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先是放弃王位,商灭后又不食周粟而死,孔子对他们的评价十分高: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使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只有伯夷、叔齐两人吧!食周粟而死,孔子对他们的评价十分高: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使自己的 ...

  • 论语名言解读: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名言解读:不知老之将至

    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知如何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起来就忘记了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不知道年老快要到来了等等呢?名言故事楚国大臣叶公在与孔子进行过一番论政的对话之后,更加敬佩孔子,但却没有完全理解孔子。于是问子路:孔夫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子路虽说是孔子早期的弟子,曾屡次弃官不做,追随孔子大半生,而且在三 ...

  • 论语解读: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论语解读: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路心怀不悦,来见孔子,道:君子也会有如此不得志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不得志,还能坚持原则。但小人不得志,便无所不为了。名言故事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所以他回答说:祭祀的事情,我曾经听到过;打仗的事情,我没有学习过。孔子退下来之后,叫人套上车子就离开了卫国,并意味深长地说:鸟可以选择 ...

  • 论语解读:近者悦远者来
    论语解读:近者悦远者来

    叶公问政。孔子说:为政的道理在于让近处的人生活愉快,让远方的人来投奔。名言故事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楚庄王后裔。叶公具有杰出的军事才干,是楚国的社稷重臣。楚惠王十年(前479年),白公胜叛乱,叶公挥师平乱,使楚惠王复位。为匡扶王室,叶公还派人西征巴人,东北伐成陈,并陈地入楚国版图。叶公还亲自率兵南伐越国,与三夷男女定盟于敖,为楚国的复兴作出了巨大 ...

  • 论语解读: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解读:既来之则安之

    孔子说:冉有,君子讨厌那种不说自己贪心却找借口辩解的人。我听说不管是诸侯或是大夫,不怕钱少而怕分配不平均,不怕贫穷而怕不安定。因为平均了就无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感觉不到人少,安定了就没有危险。这样,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政招徕他们;来了之后,就要安抚他们。名言故事春秋时,鲁国的大贵族孟孙、叔孙、季孙三家,为鲁国三卿,权势很大。从鲁文公后鲁宣公 ...

  • 论语名言解读:名不正则言不顺
    论语名言解读:名不正则言不顺

    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抱持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才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名言故 ...

  • 论语经典50句 受用一生
    论语经典50句 受用一生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 ...

  • “半部《论语》治天下”:流传千古的谎言
    “半部《论语》治天下”:流传千古的谎言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语流传甚久,相传出北宋宰相赵普,《辞源》(商务印书馆)引用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解释半部《论语》,称典出于此。《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赵普条称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语经常出现在各类文章著作中,这句话真是因赵普而出吗?宰相原本寡学术赵普(公元922~99 ...

123共 5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