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五胡十六国的记忆

时间:2016-10-28编辑:历史狂流

大多数人对于五胡十六国的印象都不深刻,而且还容易和南北朝混淆,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详细谈谈,关于五胡十六国的历史。

在整个中国历史中,较接触多的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但是关于五胡十六国中的这段历史却很陌生,只有在高中教科书上有这么一段简写:“西晋末年发生八王之乱,出现五胡十六国局面,后来北魏政权建立统一北方,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这才知道在我们所学的教科书里,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多么的糟糕(只谈民国之前)。难怪,我们对于自己的历史总是一种茫然无知和冷漠的态度。教科书里只告诉我们是文明古国,告诉我们是怎么的与少数民族融合,似乎,在唯物主义的影响下,我们只对于历史前进的车轮赞美,却不知道这车轮之下有多少血腥。

当然首先简短的介绍五胡十六国(304-439)的时代背景:司马氏家族在曹魏统一北方和王浚渡江灭孙吴一统天下的基础上,本可以继续秦汉统一之格局,但是司马王朝走的是门阀政体之制度。由此社会各个阶级的矛盾和对立,动摇了晋王室的基础。晋惠帝末年的八王之乱和其它的外患导致中原沦陷,而“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所谓胡人,基本上是一些没有什么文化的野蛮部落。历史总是和人在开玩笑,文明谦和的民族总是被野蛮落后的部落武力征服,然后大肆蹂躏。从埃及,巴比伦,罗马,希腊,印度,中国来看,往往都是这样。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成汉等十六国。

这个时期也就是最出名的“五胡乱华”,在入侵中原的胡人中,几乎所有的胡人都没有自己的文字。十分野蛮,许多胡人还保留着食人的兽性。以羯族,白种匈奴,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

公元304年,当时还是“八王之乱”。幽州刺史王浚引进慕容鲜卑来对付成都王颖。慕容鲜卑乘机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发现后,要慕容鲜卑留下这八千名少女。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而羯族简直就可以称之为“食人恶魔”了。史载他们行军作战没有粮草,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汉族女子为“双脚羊”。夜间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羯族对汉族的血债实在太多,在他们所建立的后赵政权中,汉族几乎到了灭族的边缘。)

公元316年,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公元327年,乞活军将领冉瞻在和匈奴前赵的战斗中被斩于阵前。冉瞻死后,留下年幼的冉闵,他除继承了父亲的勇猛外,还善于使用智谋。从此这位叫冉闵的年轻人走进了中华历史舞台。

公元338年,少年冉闵首次参加战争,史称昌黎大战,此战后,冉闵一战成名,在往后的战斗中屡战奇功。公元350年,冉闵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威震中原。后冉闵推翻羯赵,称帝建国,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先后经历六场恶战。

(1)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6)六战又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十战十捷!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包围。被俘。燕将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前燕国主慕容俊,[1]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由于冉魏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直到386年初,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时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一个乱世纷争的时代结束。

只有正确认识民族历史,了解民族从前的苦难,了解那些残忍的历史,才会明白今天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和谐共处、团结多么来之不易,而不是故意掩埋历史。

附:冉闵《讨胡檄文》其中一段:

不才闵,一介莽夫,国仇家恨,寄于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残喘于世。青天于上,顺昌逆亡,闵奉天举师,屠胡戮夷。誓必屠尽天下之胡,戮尽世上之夷,复吾汉民之地,雪吾华夏之仇。闵不狂妄,自知一人之力,难扭乾坤。华夏大地,如若志同者,遣师共赴屠胡;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举义共赴戮夷。以挽吾汉之既倒,扶华夏之将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