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北宋六贼简介北宋六大奸臣是谁

时间:2018-08-24编辑:梓岚

“北宋六贼”是民间对北宋徽宗年间六个奸臣的合称,这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他们贪赃枉法、横行霸道,是导致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

事情还得从宋徽宗赵佶即位之初说起。赵佶当了皇帝之后,一直没有子嗣,就找道士来看风水。有个道士说:“京城东北角的地势有点低,如果能抬高一些,皇上一定可以多子多福。”宋徽宗信以为真,决定选石筑山,名之为艮岳。

为了修建这座帝国最大的工程,徽宗在苏州设置了一个叫应奉局的专门机构,专门负责在江浙一带搜罗奇花异石,然后经水路,十船一组(即一纲),运到开封,这就是“花石纲”的由来。这一政策推行了二十多年,为了运输“花石纲”,漕船和商船都被强行征用;全国上下动用百万人,以致国力疲敝、民怨沸腾。

当时应奉局的负责人叫朱勔,是蔡京推荐的。这是一个肥差,朱勔既然是蔡京的人,那“花石纲”的油水必是少不了蔡京的。不仅如此,朝廷的开支也是由他批复的;节日庆典的策划,都由他统筹;蔡京的儿子娶了徽宗的第四个女儿茂德帝姬,徽宗还时不时到蔡京家去做客。史书上称蔡京生活奢靡,由此不难想象。

蔡京执政的十余年间,支持王安石变法,也采取过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举措。1125年金兵大举南侵时,徽宗将皇位传给钦宗,自己则以去亳州太清宫烧香为名南逃。当时童贯率两万禁军护驾。蔡京当时已经退休半年了,得到消息之后带领全家二十三人前去护驾。这时有谣言说跟随在徽宗身边的蔡攸(蔡京长子)假传徽宗旨意,请蔡翛(蔡攸的弟弟)守镇江。太学生陈东等人上书,称蔡攸和蔡翛有在镇江另立中央的企图,并且提出“六贼”的说法。不久,蔡攸与蔡翛被诛,童贯也被处死。蔡京被贬到岭南,途中死于潭州(治今湖南长沙)。

蔡京为相的时候,时人称其为“公相”,称童贯为“媪相”。童贯是个宦官,少年时在宦官李宪门下。他善于揣度皇帝的心意,蔡京的飞黄腾达就得力于他。童贯曾为监军,后来升任武康军节度使,加检校司空。从此他绕开蔡京,选拔将领直接向皇帝请示。

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出使契丹。有人说:“用宦官为使臣,难道国家没人了吗?”徽宗说:“契丹听说童贯打败羌人,因此想见他。以他为使臣,察看敌国,也是良策。”童贯使辽回来,权势更大,握有朝廷内外军政大权。不到三年,他主管枢密院事,另外统领武信、武宁、护国、河东、山南东道、剑南东川等九镇,为太傅、泾国公。

政和元年(1111年),方腊在睦州起义。朝廷任童贯为江、浙、淮南宣抚使,率军征讨。宣和三年(1121年),统兵镇压方腊起义。方腊及妻子邵氏、儿子方毫、宰相方肥等五十二人在梓桐峒的石涧中被俘,义军七万人被杀。次年,方腊余部都被平灭。童贯因功迁为太师,改封为楚国公。此后北宋联金抗辽,收复燕山,童贯因功被封为广阳郡王。钦宗即位,徽宗南逃,童贯率军护卫。

徽宗过浮桥出城时,卫士们紧随他的后面,有往桥上爬的,有抱怨的,有号哭的,生怕被丢下。童贯怕走得慢,命亲军射箭,一百多人中箭而死,一路哭声,不绝于耳。于是谏官、御史和百姓议论纷纷,说童贯的罪恶。童贯被连续降职,最终于南雄被斩首,头被带回京城示众。

除了“公相”与“媪相”,北宋还有一位“隐相”,即梁师成。梁师成也是徽宗宠信的宦官,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并且他还找人仿照皇帝的笔迹伪造圣旨,就连蔡京父子也要谄附于他,故时人称之为“隐相”。钦宗即位后将之贬官。梁师成在赴任途中被缢杀。

大内总管杨戬逼迫百姓在废弃的堤堰上种地,然后收取租赋,百姓深受其害。杨戬死后,被徽宗追赠为太师、吴国公,其职位由李彦接管。李彦也是宦官,和杨戬一样,是大内总管。李彦将杨戬之前搜括的田地并入西城所,得田三万四千三百余顷,造成民众大量破产,无家可归,有些人早上还是土豪晚上就成了乞丐。很多人愤愤不平出来讨说法,李彦下令杖死良民千余人,引起了更大规模的反抗。钦宗即位后将其赐死。

王黼,原名王甫,字将明。因助蔡京复相,被破格提升,直接从御史中丞跳了八级,成为宰相。金兵攻入汴京,他不等皇上旨意,直接带着妻儿逃命,被贬官抄家,流放。王黼行至东京(今河南开封市)附近的雍丘县(今河南杞县)一村中,被时任开封府尹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