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宋神宗推行“王安石变法”富国强兵

时间:2017-04-17编辑:梓岚

在神宗还没有继承皇位之前就对王安石倾慕已久。神宗爱好读书,很早的时候他就看过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对于王安石独到的见解十分赞赏。当时在朝中王安石的名气可以说相当不错,有很多人都崇拜他,比如神宗身边的亲信韩维,也是王安石的崇拜者之一。

韩维在给神宗讲解史书,神宗每次夸赞说好的时候,他就会说:“其实这并非我的她点, 而是我的好朋友王安石的见解。”这样,虽然神宗没有见过王安石本人, 但是在神宗的心中,王安石的形象已经十分高大。

王安石的性格比较拗,有个“拗相公”的称号。这是因为他一心专注于治学而不修边幅,呈现给众人的感觉都是蓬头垢面的。仁宗还在世的时候,有一次宴请群臣,悠闲的大臣们都兴致勃勃地在池塘边钓鱼,但是王安石却对钓鱼一点兴趣都没有,无聊的他就专心思考于其他的事情去了,不知不觉的,盘中的鱼饵被他吃光了。

仁宗觉得若是误食了一粒鱼饵还可以原谅,但是整盘的鱼饵都被吃光,这实在是太不合乎常理了,仁宗觉得王安石是个非常奸诈的人,于是就很讨厌他。在那些比较保守而又传统的人眼中,王安石是个十分古怪的人,以至于有人说能从王安石的面相上断言出他“眼中多白”,属于奸臣之相。

神宗虽然很想重用王安石,但是他的古怪惹来了很多人的不满,其中以张方平、苏洵为首的官员得知了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持反对的态度。但神宗并没有因为这些沸沸扬扬的议论动摇他的决心,他决定将王安石召到自己的身边亲自考察。

一方面是想证明王安石确实是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二是想借此机会好好的考察一番,看看他是不是真的能协助自己完成改革的大业。

神宗先将王安石任命为江宁知府,没过多久又将他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公元1068年4月,王安石奉命人京。神宗一听王安石来京,突然变得 异常兴奋,立即召其进宫。神宗和王安石晤面,在听取王安石有关财政经济、政治以及军事上的改革策略以后,对王安石表示深深地感谢,好似王安石是上天派来的一个好帮手,是一个能和自己成就大业的人才。

而王安石也被神宗富国强兵以及励精图治的远大抱负所折服,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君臣二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走到了一起。不得不承认神宗 之所以在继位之初能付诸改革理想,和王安石的大力支持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公元1069年2月,王安石又被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主要的职责就是负责变法的事宜同时调整人事安排,组成一个新的执政班子。被神宗任命的五位执政大臣享有“生老病死苦”之称。其中王安石代表“生”,他正在兴致勃勃地筹措变法。曾公亮代表“老”,他年过七旬。

富弼代表的是 “病”,因为他反对变法,所以就以病为由不出面。而唐介则代表“死”, 因为他反对变法,终日忧心忡忡,变法才刚开始他就病死了。最后代表 “苦”的是赵忭,虽然他也不赞成变法,但是却没有能力阻止,只得天天叫苦不迭。

王安石要求变法,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个人的野心,为的也不是升官发财。他完全怀着一颗忠诚报国之心。虽然是宰相,每月的俸禄也不会少, 但是王安石在生活方面非常朴素,从来都不曾贪污一分钱,也从来都不接受别人送来的礼物。

金钱对于他好像没有任何的吸引力,他甚至连自己俸禄的数量都不知道,每次领回来之后都由他的家人随意花销。这种大公无私忠心为国的精神感动了神宗,无论是在他的心里还是眼里,王安石都不是一位普通的臣子,而是能和自己同甘共苦的良师益友,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远远超越了君臣之谊。

在变法前期所做的一切准备,神宗对王安石都是言听计从,丝毫都没有皇上的架子,而是以朋友或者学生的身份同王安石谈论,不管大事小事都会和王安石一同商讨计策。

和王安石一同实施了变法之后,收到了巨大的反对声浪,因为不敢得罪神宗,于是大家将所有的矛头直接指向了王安石。神宗虽然对此也有些动摇和迟疑,但是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坚定地站在王安石这一边。

如果神宗不协助王安石,这次变法也许会像以前一样受到许多大臣的阻碍,或者半途而废;正是因为神宗信任王安石,才使变法实行得如此顺利迅速。在王安石的主持之下,诸项新法相继出台,农田水利、市易,等 等。这些新法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几乎是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包含了。

这场变法又让宋王朝重新恢复了之前的生机和活力。新法的实行,使国家的财政收人大大提高,社会的生产力有了空前的发展,垦田面积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全国垦田面积高达7亿亩,产量也普遍有所提高,多种矿产品的产量是唐中叶和汉代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城镇的商品经济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也明显提高。但是,变法能取得这些成就,在前行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到处充满了坎坷和崎岖,这对神宗和王安石也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

下一节:宋神宗变法中暗流涌动

推荐阅读:

《宋神宗赵顼生平事迹大全 宋朝最胸怀大志的皇帝》

《宋朝十六位皇帝生平事迹介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