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张仲景是如何攻克中风难题的?

时间:2017-03-31编辑:历史狂流

司马大话中医史,上集咱讲到曹操与华佗的恩怨情仇,可实际上,曹操还真用不着杀华佗,因为就在他这个时代,也就是东汉末年,中国还有一位了不起的医生,大家都尊称他为医圣——那么,为什么曹操想不到请这位医圣来帮他看脑袋疼的疾病呢?

这位医圣,便是张仲景。

(这里我们要说一件事,汉朝三国那会中国士大夫都是有名有字的,譬如曹操字孟德,记录在史书上的一般是名而非字。可偏偏说起张仲景,后人却多数只知他的字,其实他的正式姓名是张机,仲景是字而已)

首先我们来看,张仲景是不是住得太远,以致于曹操来不及请他或是根本不知此人——其实张仲景是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在东汉末年,这里起初是张绣的地盘,曹操在此留下深刻记忆(因为勾引女人而遭张绣夜袭,大将典韦战死于此)——张绣的宛城,就在南阳郡。就地理位置而言,张仲景老家就在宛城西边不远处。

那么,是不是张仲景太过孤僻,所以无人知晓呢?事实上也并非如此,因为张仲景有个同乡,年纪比张略大一点,就是袁绍、曹操的好朋友何颙。当年初见曹操,何颙就叹息,说汉朝要灭亡了,难道安天下之人就是你吗?而后来做曹操首席辅臣的荀彧,也曾得到他的夸赞。“颍川荀彧,王佐之器”这句话就出自他之口。

那么,他对张仲景又是怎么说的呢?

“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你的想法很精细可惜格调不高,以后能做个好医生吧!

何颙的话自然不是随便乱说的,张仲景当时就已经很喜欢钻研医术,曾跟随一位一样姓张的医学名家学习医术,但凡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他都紧紧跟随,学了不少医术。后来更研读大量古代医书,尤其是对于一种所谓“热病”有了自己的研究,后来,他便把如热病这样因为外感而引发的疾病,都叫做“伤寒”——意思是为寒气所伤致病。

不过,尽管对医学很感兴趣,可是张仲景还是得以做官为第一要务。好在当时做官不用考科举,只要有博学多才、孝顺父母、行为清廉这样的良好品行就会被推荐——自然这些话都太虚,实际上官员的子弟拥有很大机会,这个跟后来的某某某考试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张仲景便在汉灵帝时代获得了孝廉的资格(曹操也举过孝廉),到了建安年间,他就获得了做官的资格,外放长沙做太守。

从时间来看,张仲景担任长沙太守的时间,应该是在孙坚之后、韩玄之前。大约建安四年、五年那会,长沙太守张羡病死,儿子张怿继任,于是刘表就派兵攻打长沙,打败了张怿之后。很可能就是这个时候,由于建安七子第一人王粲的推荐,张仲景便获得了长沙太守的职位(这是章太炎先生的见解)。

不过,虽然做了官,张仲景却依然没忘了自己会看病这一特长。每月初一与十五,他都会打开衙门,不问政事,让百姓进来看病。而这位太守(相当现如今的地级市长),就坐在大堂之上,为病人搭脉诊治——后来也因为这个缘故,中医便有了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传统,还有个名号叫“坐堂医生”,就是打张仲景这边来的。

自然,张仲景也不光看病,他还把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都写下来,也就是后来的十六卷《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之所以写这本书,很可能与当时战争不断、伤寒流行有关,据说张仲景自己这一南阳张氏家族,就因为伤寒和战乱死去近三分之二。

那么咱们就回到之前那个问题,张仲景医术那么高,又曾与何颙相识,为何曹操就几乎不知道有这么一位医圣的存在呢?以致于头痛之际只能找华佗。

确实,从正史上看,曹操显然就不知道张仲景的存在,因为他在这个时候,已然辞去官职,前往岭南隐居。他的《伤寒杂病论》写成于建安十五年,也就是曹操颁布唯才是举令的那个年头。

当时,岭南已经在孙权一方的实际控制之下,而张仲景又不愿张扬,最后也死在了岭南。直到晋灭吴统一天下后的285年,他的遗体才被运回南阳故乡。而到这时,医圣大名才在中原传开,因为他书上记载的许多方剂,如白虎汤(治乙型脑炎)、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肺炎)、乌梅丸(治疗胆道蛔虫症)等等,在许多年后仍在民间流传。而且,不光是药汤药丸,他的医书还记载了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吹耳等治疗方法,对于自缢的解救,还提出了近似现代的人工呼吸法。所以,实际上他在中医史上的贡献远大于华佗,到了清代,医生们还说:“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

甚至,张仲景的医书还传到日本,在彼处出现了奉他为祖师的古方派,至今在汉方处方和成药制剂领域仍有影响。

所以,虽然以演义论,他的名义不如华佗,但以影响久远宏大而论,华佗其实是难望其项背的。

那么,回到文首那个话题,如果是张仲景来治曹操的头风,需要三国演义描绘的那样,是要用斧头把脑壳劈开吗?实际上若是老张来为曹操看病,那还真是对上门路了,因为就是张仲景在他的书里第一次提出了中风的病名,并对病因、病机、方剂都有精辟论述——讲真话,曹操实在是运气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