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盘点三国后期九大牛人

时间:2017-02-04编辑:梓岚

5、陆抗(孙吴)

守护孙吴最后的屏障,这也是为何蜀汉被灭之后,孙吴能够多延续十七年的最重要原因,多次打退晋国的进攻,内平定叛乱,陆抗死后没多久,孙吴就被灭了。

陆抗(226年-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丞相陆逊次子。

陆抗袭父爵为江陵侯,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五千人。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孙皓为帝,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凤凰元年(272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终年49岁。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

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吴大司马荆州牧陆抗”。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太尉槐里侯皇甫嵩,魏征东将军晋阳侯张辽,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吴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丞相娄侯陆逊,晋征南大将军南城侯羊祜、魏太尉邓艾,蜀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吴武威将军南郡太守孱陵侯吕蒙、大司马荆州牧陆抗,晋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而已。

陈寿:“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

6、羊祜(晋)

羊祜这人,也是一个全才,不仅拥有大帅之才,还非常善于治理地方,与陆抗虽是敌对关系,两人多次交手,但互相都没得到好处,但两人又都惺惺相惜,陆抗死后不久,羊祜也就去世了。

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人。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为妻。曾拒绝曹爽和司马昭的多次征辟,后为朝廷公车征拜。司马昭建五等爵制时以功封为钜平子,与荀勖共掌机密。

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在之后的十年里,羊祜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一方面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并在吴将陆抗去世后上表奏请伐吴,却遭到众大臣的反对。咸宁四年(278),羊祜抱病回洛阳,同年十一月病故,并在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

羊祜死后二年,杜预按羊祜生前的军事部署一举灭吴,完成了统一大业,当满朝文武欢聚庆贺的时候,司马炎手举酒杯,流着眼泪说:“这是羊太傅的功劳啊!”。

羊祜生前有很多著述,有名的有《晋书·羊祜传》记载的《老子传》和《请伐吴疏》,另外他还受命修撰《晋礼》、《晋律》,对晋朝典制创立多有贡献。

毛泽东在晚年也曾多次调阅《晋书·羊祜传》,并在书封写下题记,对羊祜也有过高度的评价。

7、钟会(曹魏)

与邓艾齐名的一人,但是邓艾更胆大包天,故而灭蜀功劳被邓艾夺取,该因为钟会被姜维所阻,加上蜀道之难,故而落后一步。

钟会(225年-264年1月),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谋士、书法家,太傅钟繇之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

在随司马师征讨毌丘俭期间,钟会典知机密。又为司马昭献策 阻止了魏帝曹髦的夺权企图。平定诸葛诞叛乱时,钟会屡出奇谋,被人比作西汉谋士张良。后迁司隶校尉,朝廷大小事钟会无不插手,又在任内献策杀害名士嵇康。

景元年间,钟会独力支持司马昭的伐蜀计划,从而被任命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主持伐蜀事宜。

景元四年(263年),他与邓艾发动魏灭蜀之战,分兵攻打蜀汉,导致蜀汉灭亡。此后钟会与蜀汉降将姜维共谋,欲据蜀自立,遂打压原同僚邓艾,并且图谋反叛。却因部下的兵变而失败,自己也死于乱军,时年40岁。

陈寿:王凌风节格尚,毌丘俭才识拔干,诸葛诞严毅威重,钟会精练策数,咸以显名,致兹荣任,而皆心大志迂,不虑祸难,变如发机,宗族涂地,岂不谬惑邪!

8、陈泰(曹魏)

姜维的死敌,多次成功抵御姜维的北伐,以最小的损失换来了蜀汉的国力空虚。

陈泰(?-260年),字玄伯,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司空陈群之子。

陈泰早年袭封颍阴侯,历任散骑待郎、游击将军、并州刺史、尚书等职,在地方颇著政绩。高平陵之变时,陈泰劝曹爽投降,因此为司马氏所信任。之后外出到雍州任职,多次成功防御蜀将姜维的进攻。后来陈泰被调回中央,不断升迁,直至尚书左仆射,曾随司马昭两次抵御孙吴。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杀,陈泰悲恸过度,吐血而死。追赠为司空,谥号穆侯。

陈寿:泰弘济简至,允克堂构矣。

9、杜预(晋)

接替羊祜的位子,终于将孙吴灭了,完成了三国归晋大业。

杜预(222年-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历任曹魏尚书郎、西晋河南尹、安西军司、秦州刺史、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官至司隶校尉。

太康五年闰十二月(285年初),杜预逝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赠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成侯。灭吴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多有建树,被誉为“杜武库”。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等。他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

公元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诏令历代先贤先儒二十二人配享孔子,其中就包括杜预。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包括“晋镇南大将军当阳侯杜预”。及至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杜预。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杜预亦位列其中。

杜预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历史人物。

可能还不算全,但算来算去也就这九位了,欢迎各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