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刘协只是个空壳皇帝

时间:2017-05-05编辑:梓岚

公元196年,汉献帝刘协带着残余的一些朝廷官员逃出了长安,回到洛阳。其中有很多的朝官不是饿死就是被兵士杀死,汉献帝失去这些拥护者之后,皇帝的名号就更是一个空壳了。

董卓之乱后,东汉政权几乎是名存实亡了,基本上形成了分裂割据的局面。袁绍家连续四代就有五个人做三公,在士族中这是最高级的望族。袁家的门客遍天下,袁绍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各路列强大豪就开始了割据斗阵。

袁绍弟弟袁术占南阳,刘表占荆州,公孙度占辽东,袁绍占冀州,公孙瓒占幽州,刘焉占益州,曹操占兖州。在杀董卓之前,他们已经这样割据混斗起来了。

董卓被杀之后,袁绍因势力强大,在多次残酷的争夺战争中,占有冀、青、幽、并四州,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割据者。袁术也凭借袁家强大的势力,占据了江淮地区,自称皇帝,建都寿春,是南方最大的割据者。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一个大官。曹操,字孟德,小名叫阿瞒。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个宦官。曹腾年轻时,阉割后进人宫廷做“黄门从官”。公元120年,被挑选去伺候皇太子读书。

他与太子的关系比较好,因此太子刘保登位之后,曹腾就逐渐得到了重用,慢慢地升为“中长侍”、“大长秋”。桓帝即位时,曹腾在宫中已经是做了30多年的太监了。因为曹腾曾劝过立桓帝为帝,且曹腾前后共服侍了四任皇帝,所以桓帝继位后给他加位特进,封费亭侯。

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关于他的身世,说法不一,也无法查考。

曹操因出生于一个有权势的家庭,幼年就不喜欢读书之类的,一向游荡无度。他喜欢爬山打猎,射箭比武,对于曹操的这些行为,人们骂他“任侠放荡,不治世业”。他的父亲似乎不怎么担心,但是他的叔父非常担

心他,怕他一直这样下去,不仅不能继承家业、争列名门,而且还会给曹家带来祸害。他的叔父常常看管着他,但曹操这个人总是我行我素,不恤人言。早年他登华山时作了一首诗: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大人先天而天弗违。不戚年往,

忧世不治。存亡有命,虑之为蚩。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

智惠,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泛泛放逸,亦同何为!

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这首诗充分地表现了曹操的志向。

曹操经常交游,对于东汉的腐朽政治他渐渐地也有所了解。看到士家豪族日益腐化,使他对士族名门逐渐产生了不满情绪。后来,曹操心怀“忧世不治”的思想,开始博览群书,学习历史上商鞅等人的做法。东汉末年的腐朽是他学习的动力,他忧国忧民的思想使他开始钻研《孙子兵法》,为他后期治政、治军奠定了思想基础。

公元174元,年仅20岁的曹操,在州郡的推举下,以“孝廉”为郎。不久,又被选部尚书梁鹄、京兆尹司马防举荐,曹操做了洛阳北部尉。尉是维持治安的官吏,比县令低一级。汉灵帝末年,董卓作乱之时,曹操发动曹、夏侯两家的兄弟和侄儿作为骨干,招募了一些兵,跟随袁绍与董卓作战,袁绍的军队共有兵十万余,都不敢与董卓作战,而曹操却带着几千人进攻董卓,虽然没有打贏,但曹操增长了见识,勇气也提高了,他经过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愈战愈强,势力得到了迅猛发展。

公元192年,曹操占兖州,将青州黄巾军击败,获得降卒30万人,从中选取精锐,号称“青州兵”。从此,曹操就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力量,逐渐与袁绍分离。

兖州是一个相对不稳定的地方,但是曹操得到兖州之后,便规定“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两大方针。当时汉献帝已被杨奉、董承、韩暹从长安带回了洛阳。经过战争破坏之后的洛阳,成为了一片焦土,汉王朝就剩下一个穷途末路的皇帝以及几十个赤手空拳的公卿大臣了,成了一个空壳。可是汉朝皇帝这个身份,在中小地主的心目中,还有不小的号召力,借助汉朝皇帝的名义去反对分裂,还是可以争取、团结地

主阶级中多数人的。因此,曹操在兖州的统治得到巩固之后,就准备西迎汉献帝。对此,所有的部将都表示反对,只有谋士荀或进言支持。他说:“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

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荀或认为西迎汉献帝,能够以天子的名义办事了,这个对曹操是有利的,他劝曹操应该早点行动。曹操便派扬武中郎将曹洪领兵西行。


下一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推荐阅读:

汉献帝刘协生平故事大全介绍 汉朝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皇帝

汉朝十八位皇帝故事档案大全解 细说汉朝风起云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