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蒋介石的诗词水平如何

时间:2020-06-17编辑:历史君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春,蒋介石被保定军校选派为留日陆军学生,到日本东京振武学校学习军事。同时,他积极参与反清和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革命活动。就在到日本学军的当年,蒋介石照了一张身穿军服、腰佩短剑的照片,他在照片背后自撰的《述志》诗,寄给了表兄单维则,表明了不畏强敌、光复神州的报国之志。

  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肯且休。

  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

  这年,21岁的蒋介石正是血气方刚、渴望建功立业的年纪。他亲自见识了日本先进的军事制度、军事技术和军事训练方法,感受到了“力不如人”的切身之痛,激发起了“光我神州完我责”的雄心壮志,表明了“东来志岂在封侯”的远大志向。

  这首诗虽然只要短短的28字,却充满了蓬勃昂扬的革命朝气,形同一篇率军出征前的宣言,堪称蒋介石早期诗歌的代表作。

  蒋介石的另一首诗歌作于在福建的军旅时期。1919年6月底,他到福建长泰任粤军第二支队司令。7月4日,驻在这里的粤军和浙军因为琐事发生火拼。粤军不支而散,蒋介石从后门逃出,藏匿在农家才得以脱身。他感到在粤军中难以立足,决定逃离。

  7月12日他写了辞职报告,不待批准就到了鼓浪屿闲住了两个多月。9月中旬的一天晚上,蒋介石来到海边,但见月光皎洁,海潮拍岸,让人浮想联翩。蒋介石想到混乱不堪的国事,不曾得志的自己,遂口占一首《长短句》:

  明月当空,晚潮怒汹;国事混蒙,忧思忡忡。

  安得乘宗悫之长风,破万里浪以斩蛟龙。

  这是蒋介石在军旅中较早的一首诗。时年32岁,仍一事无成,盼望早日建功立业。此后数年,蒋介石郁郁而不得志,直到他当上了黄埔军校校长,才算有了稳固的立足之地。1925年,蒋介石亲率黄埔军校学生军,参加了第一次东征战役。他看到满目狼藉的战场,痛惜倒下的官兵,深感革命事业的艰难。为此他口占《常平站感吟一绝》:

  亲率三千子弟兵,鸱鸮未靖此东征。

  艰难革命成孤愤,挥剑长空涕泪横。

  东征取得一连串的胜利,蒋介石应当喜不自禁才对,何以悲愤流泪之情?原来,按照作战计划,东征军以三路大军10万人马讨伐陈炯明的3万人马,应该有很大的胜算。熟料左、中两路大军迟迟不动,唯蒋介石的右路军进展迅速,虽然战果可观,但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批批风华正茂的学生军血染疆场,面对这种痛心局面,蒋介石岂能不生孤愤之情?

  蒋介石戎马一生,历经多次战事,但他留下的军旅诗词并不多,公开发表的更是鲜见。在他的诗词作品中,有很多是名胜诗和箴言诗。整体来看,蒋介石也勉强算是诗人,只是造诣一般,能拿得上桌面的实在不多,所以知者很少。又因他的大名赫赫,其诗名遂被大名所掩盖,蒋介石的诗词遂鲜为人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