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房玄龄生平简介房玄龄的故事如何评价房玄龄?

时间:2018-11-15编辑:文二

房玄龄生平简介:房玄龄的故事有哪些?如何评价房玄龄?接下来,就让小编来给你介绍唐朝宰相房玄龄的故事吧:

房玄龄生平简介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人(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房玄龄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后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武德九年(626年),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等五人并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负责综理朝政。历任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封梁国公。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后配享太宗庙廷。

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新唐书》本传对其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

房玄龄生平简介房玄龄的故事如何评价房玄龄?

房玄龄的故事

一、书香门第 仗策谒主

房玄龄出生于诗书世家。他的曾祖和祖父都曾任北魏、北齐官职,父亲房彦谦是当时著名学者,在隋时做过司隶刺史,文采极好。隋朝大文学家薛道衡与他父亲关系很好,每次因公事途径临淄,都要在房家盘桓数日,而后“屑泪而别”。房彦谦的政治目光十分睿炯,他对魏、齐、周、隋之间的争斗极其厌倦,曾产生过“优游乡曲”的念头。他关心人民疾苦,隋朝的统治建立后,他曾谏言宰相高颎,对官吏要严于管理,不要再修筑那些“穷极侈丽”的建筑。他曾对朋友说:“隋炀帝不汲取教训,不采纳大臣的劝谏,却拼命推行苛政。别看现在天下貌似安定,不久定会出现动乱。”

房玄龄深受家传熏染,秉承家父衣钵。他自小爱好文学,广闻博览,又习得一手漂亮书法,才思敏捷,文章异彩纷呈,在当时很有名气。

开皇十六年(596),房玄龄举进士,授羽骑尉。时年正好十八岁。此时,隋朝仍是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人们都以为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积弊并未显现,然而,房玄龄却看出隋朝“天下太平”的表面下隐藏着巨大的政治危机。他对父亲说,隋朝并没有什么功德,只不过靠着愚弄百姓过日子,现在各位皇子又在皇位问题上相互倾轧、争夺,权贵们奢侈糜烂,这样的王朝又怎么会持续长久呢?看到儿子年纪虽小,却有如此远见,房彦谦非常惊奇。房玄龄事亲至孝,父亲病了,他尽心服侍,长达一百多天,衣服都不脱;对至亲如此,对继母也是“恭谨过人”。后继母病死,他悲伤得食不下咽,以至于骨瘦如柴。无怪乎当时隋吏部侍郎高孝基对其评价甚高,大加称颂。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起兵于太原,攻打隋朝。渡过黄河之后,李世民率军占领了渭北,准备进攻隋朝的都城——长安。此时,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新王朝势必要替代旧王朝。李氏父子起兵反隋顺应潮流,所到军令严格,秋毫无犯,很得民心,归顺的人很多。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官民及将士都来归顺,扶老携幼,日以千计。李世民广纳贤士,以备后用,声望远近闻名,闻者纷纷投奔而来。时任隋隰城尉的房玄龄,凭自己的直觉,认为隋朝大势已去,已是穷途末路,毅然决定投奔李世民。李世民当时驻军于渭北,而房玄龄在隰城,两个地方相隔有七八百里,房玄龄是徒步前往的,一路上的辛苦可想而知。当时著名文学家温彦博也投奔了李世民,对房玄龄的才能早有耳闻,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就向李世民推荐。求才若渴的李世民对房玄龄一见如故,深为他的才能所折服,委以重任,官拜渭北道行台记室参军。大业十四年(618)五月,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李世民就拜房玄龄为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接着,唐王朝就开始了削平群雄,统一全国并抵御农民起义军进攻的战争。

大业十三年(617)十二月,李渊派李世民率兵迎击,大破薛仁果于扶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李世民大破刘武周;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五月李世民俘获窦建德,王世充投降;唐高祖武德五年(622)三月,李世民破刘黑闼,房玄龄跟随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很有政治眼光,善于深谋远虑,打了胜仗,攻陷了城池,很多将领的注意力都放到了黄金珍宝上面,惟有房玄龄不为这些东西所动,他所关心的是那些有才干的人,去发现他们,收罗到李世民的麾下,使之“各致死力”。由此李世民的政治势力在征战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壮大。以“杜断”而闻名的杜如晦,就是被房玄龄发现并向李世民推荐的。房玄龄对李世民的忠心由此可见一斑。李世民感叹说,光武帝得到了邓禹,房玄龄正如邓禹一样。房玄龄不仅重视人才,还注重对前代图籍文书的保护。他担任秦王府记室后,秦王府的诸多事务,都由他亲自打理。他做事认真,效率又高,特别是撰写了很多军书、表奏,都是不打草稿,即时完成的,但文采优美,一气呵成,得到唐高祖李渊的常识。史称他:“在秦王府十年间,掌管文书,每有军书表奏,立地成章,文字简约,条理清楚。”房玄龄才华横溢,才思敏捷由此可见。

房玄龄生平简介房玄龄的故事如何评价房玄龄?

二、玄武之变 功在其中

“玄武门之变”是历史上很著名的一次宫廷政变,李世民由此决定性地成为唐王朝王位的继承人,开创“贞观之治”。在此次政变中,房玄龄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唐王朝建立后,又经过一系列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的战争,进行得很顺利,捷报连连,经过长期的战乱,国家初定,民心思安,阶级矛盾比较缓和。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突显出来,两人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斗争愈演愈烈。

李世民虽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但他在创建王朝的过程中,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战功显赫,无人能及,宋司马光都认为李渊之所以得天下,依靠的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劳。李世民不仅能征善战,在文采上也毫不逊色,多才多艺,可谓文武兼备的一代明君。唐高祖李渊对次子李世民也是极为看重的。太原起兵的时候,李渊曾向李世民承诺过事成之后就立他为太子。唐朝建立后,唐高祖封他为秦王,又赐他“天策上将”的称号,地位远在王公之上。

同时,李世民在“天策府”享有官吏任免权,天策府成为他在军事上的顾问决策机构。此时的李世民不但掌握着大量军队,还有一大批效忠他的将领,他利用各方面的优势搜罗人才,聚集到他的帐下,政治势力急剧扩大。太子李建成很明白这一点,他看到李世民政治势力日渐膨胀,不禁忧心忡忡,但他也不甘心坐以待毙。在创立唐王朝的过程中,李建成也有一定的战功,他又与其弟李元吉联合起来同李世民抗衡,政治势力不容小觑。

双方随着势力的扩大,矛盾也日益激化。有一次,李世民去太子府赴宴,回来后“吐血数升”。原来是李建成命人在酒食里下了毒,幸亏李世民酒量不大,饮之不多,才使李世民逃过此劫。这件事更使得双方的正面冲突一触即发。

房玄龄在这场争斗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有勇有谋和当机立断的性格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早在武德四年(621),一位名叫王远知的道士就称李世民有天子相,此事房玄龄一直谨记于心。中毒之事发生后,他立即拜见李世民的妻兄长孙无忌,一起商量对策。他已十分清楚,此时的局势必要先发制人,才能掌握主动权,赢得胜利。他说:“如今兄弟间矛盾已突现,一旦发生内讧,不仅家族危险,国家也堪忧。”他认为应当劝李世民“学习周公的做法,以平定家乱。在生死存亡时刻,要当机立断,马上行动”。长孙无忌同意他的看法,并将他的这些话转告李世民。

李世民也认为只有立即除掉李建成及其党羽,才能避免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以维持唐王朝的安定统治,使人民免遭生灵涂炭的悲惨命运。于是,李世民与房玄龄商量,打算发动宫廷政变。杜如晦、高士廉、侯君集、尉迟敬德也坚定地支持李世民,加入到发动政变的核心力量当中。太子李建成对这件事也掌握了一些情况,他主动出击,打算先从李世民身边的人下手。为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李建成使用了很多手段,软硬兼施。他先是对李世民的帐下的重要谋士尽力拉拢、贿赂。在遭到失败后,他仍不死心,一计不成,再施一计。在唐高祖那里恶意中伤房玄龄和杜如晦,唐高祖李渊听信谗言,不辨是非,将二人赶出了秦王府。

房玄龄生平简介房玄龄的故事如何评价房玄龄?

武德九年(626),李建成借突厥兵骚扰边疆之机,同李世民争夺兵权,并预谋杀死世民,史料记载:“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恰遇突厥入侵边塞,元吉督诸军北征,并请秦王府中勇将同行。建成阴谋利用为元吉饯行之机杀死李世民。世民得信,就向皇上秘报建成、元吉在后宫淫乱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斗争已发展到白热化的状态,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李世民得到此消息,立即召集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敬德、侯君集等四人。诸人都劝说李世民立即作出决定,不然就会贻误时机。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大义灭亲,准备发动宫廷政变,政变前夕,房玄龄、杜如晦化装成道士潜回秦王府,对政变事宜进行了细致策划。

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大王功高盖世,理应继承大业。如今正在危机时刻,是天相助的良机,望大王赶紧行动,不再迟疑。”坚定了李世民发动政变的信心。经过谋划,李世民于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发动政变,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即“玄武门之变”。八月,唐高祖李渊传帝位于李世民,改元贞如何评价房玄龄?

李世民做了皇帝后,对有功之臣大加封赏。房玄龄等功居首位。这时候,淮安王李神通(李世民的叔父)站出来表示不服。他认为房玄龄没什么功劳,只不过是个“刀笔之吏”罢了,唐太宗叙说李神通屡战屡败,并将房玄龄的功劳一一列举,称他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理应如此。李神通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贞观三年(629),房玄龄任左仆射。贞观年间因避讳,尚书一职是无人出任的,因此尚书左右仆射就是尚书省最高长官,即宰相。

房玄龄任宰相后,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做了很多的实事,对唐王朝的兴盛作出了很大贡献。唐太宗认为“官在得人,不在员多”,应该“得其善者”。根据唐太宗的旨意,房玄龄对中央机关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裁汰冗员,任人唯贤,最终核定文武官员共六百四十六员,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支出,也减轻人民的负担。

唐太宗十分重视人才,他说:“执政的要害,在于赢得人才。用人不当,必定难以治理国家。”为使房玄龄能访贤求能,他将房玄龄的一些职责由其他官员承担,使之能尽心尽力选拔人才。房玄龄的用人政策很灵活,在官员的任用方面,他知人善任,杜如晦是由房玄龄举荐给唐太宗并得到重用的。杜如晦在秦府里做事,原为李世民的兵曹参军(训练士兵的军事参谋),他的才能没有为李世民发现,因而没有得到重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才被调离秦府,连杜如晦也在其中,李世民并没有在意,但房玄龄深知杜如晦的才能,劝李世民留下他,说失去别人都不可惜,杜如晦是个安天下的大人才,要想取得天下,就得有此人的辅佐。李世民听后大为震动,说:“你如果不向我介绍他,就会失去这一人才啊。”当即决定重用杜如晦,并把他当成是自己的心腹。他深知杜如晦的长处,说:“非如晦不能筹画大事。”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杜如晦与房玄龄同朝为相,其功勋与房玄龄旗鼓相当。往往在房玄龄与唐太宗谋划之后,杜如晦进行剖断,这就是所谓的“房谋杜断”,两人相当默契,配合得很好,成为唐太宗的左膀右臂。

房玄龄在选用人才的标准上,既注重才干又注重品德,注意发现德才兼备之人,认为这些人掌握着百姓的安乐。房玄龄对人才不求全责备,利用各自的优势,发挥其所具有的长处。薛收文才很好,也是经由房玄龄推荐给唐太宗的,讨伐的檄文、捷报大多由薛收来写,唐太宗也非常赏识他,可惜他英年早逝,让唐太宗悲叹不已。

房玄龄生平简介房玄龄的故事如何评价房玄龄?

在官员的任用上,房玄龄虽然求贤若渴,但坚持“宁缺毋滥”。一时没有合适的人才,他宁愿此位空缺,也不愿让不称职的人担当。对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职务他更不愿让那些贪婪之人担当,以致于祸国殃民。在这种情况下,他就自己来承担该职务,增大自己的工作量,宁愿世人误解讥讽他“吝权”。

唐太宗对房玄龄信任有加,不仅授予用人大权,就连自己在任用人才时,也征求房玄龄的意见。房玄龄在用人方面谨遵唐太宗所提出的“量才授职”、“任官惟贤”的原则,尽心尽力选拔人才,使唐太宗身边聚集了当时最杰出的人才。贞观年间吏治清明,他的功劳不容忽视。

房玄龄对自己很严格,做事公正严明。他认为:“治理国家的正道,就是处理事物要公平正直。”身为宰相,在处理君臣关系时,房玄龄不是奴颜婢膝,他常当面指陈唐太宗的过失。

在民族关系方面,房玄龄不主张用武力解决问题。贞观十六年(624),东突厥延陀部自恃强盛,反复无常。唐太宗带兵给与予其致命的打击。真珠可汗放弃武力对抗,请求联姻结好,唐太宗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房玄龄认为国家疲敝,不宜再干戈,主张和好。唐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真珠可汗归顺唐朝。后来事情虽未成功,但房玄龄的主张是相当明智的。

贞观十六年高丽发生内乱,唐太宗打算武力干预。房玄龄不同意唐朝以强凌弱,大动干戈。他以历史上数次征讨高丽的战争均告失败为依据,说:“从前汉武帝多次讨伐匈奴,隋文帝三征辽东,致使国败民穷,都是因战争引起的,望陛下详察。”由此功止了唐太宗。

贞观二十二年(630),唐太宗一意孤行,御驾亲征前去讨伐高丽,这次战争不但最后以失败告终,还大大激化了社会矛盾,劳民伤财,引起了人民的反抗,据史料记载,四川僚人反抗,唐太宗调动了两万大军才镇压下去。然而,唐太宗没有汲取教训,决定再次东征,此时的唐太宗已不像贞观初年那样虚怀若谷,善于纳谏了,他骄傲自满,追求奢侈,且猜忌之心日重。自魏徵死后,直言的大臣越来越少,逢迎之人日增。此时的房玄龄已身患重病,他躺在病榻上仍忧心忡忡,关心天下安危。

房玄龄根据唐太宗的旨意,以前代的法律为基础,修订《贞观律》,包括律、令、格式四个部分,该律承前启后,对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大到国家制度和社会经济生活,小至民间的婚丧嫁娶等都加以规定。

据史料记载,《贞观律》去掉了死刑九十二条,减流为徒者七十一条,还有很多减轻刑罚的条款。与前代相比,《贞观律》在定罪量刑上要轻,条文简约可见,该律遵照唐太宗的意旨,以“宽”、“简”为指导思想。《贞观律》在中国法制史上有一定的影响,后来中国封建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法典——《唐律疏议》,即是以该律为蓝本制定的。

房玄龄生平简介房玄龄的故事如何评价房玄龄?

房玄龄不仅在政治方面大有作为,在史学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早在李世民攻下洛阳时,房玄龄就注意保护隋朝留下的图籍,以作为治国的参照。唐太宗也非常重视总结历史经验,任命房玄龄为史书的总监修,主持编撰前朝史书,包括两晋、北齐、北周和梁、陈、隋六朝史的编纂。令弧棻和岑文本合修《周书》,李百药修《北齐书》,姚思廉编撰《梁书》和《陈书》,魏徵编《隋书》,房玄龄还担任《晋书》的监修,他还在唐太宗的提议下,编纂本朝历史,这是前代从未有过的。在编纂本朝国史时,房玄龄实事求是,不加以美化,不隐瞒其恶行,如实记录。高祖、太宗实录于贞观十七年(643)修成。

贞观二十二年(648),房玄龄病重,唐太宗亲自前去探望,君臣两人相对流泪不止,可见感情之深。七月,房玄龄辞世,时年七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