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黄道婆是谁 黄道婆发明了什么?

时间:2018-10-26编辑:文二

黄道婆(1245—?),又称黄婆,生卒年不详,松江府乌泥泾(今属上海)人,元代棉纺织革新家。

黄道婆生于南宋末年淳祐年间,她所处的年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头,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江南地区人民长期蒙受统治者的掠夺与压榨,遇到旱涝之年,纷纷逃荒。在“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数盛行的社会中,妇女更是如牛马般在苦水中煎熬。

黄道婆13岁时,为生活所迫给人家当童养媳,而偏偏又遇上刻薄的婆婆、蛮横的丈夫。一天,由于劳累过度,她织布时速度慢了一些,公婆、丈夫以此为借口,将她毒打一顿,锁在柴房里不给她饭吃,不让她睡觉。

d429e0662276dcdd7000c05c79ecae4a.jpg

黄道婆无处诉苦,便横下一条心,在墙壁上掏了一个洞,逃上了停靠在黄浦江上的一艘帆船,随船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从此开始了不平凡的生活道路。

海南岛在北宋中期已经开始大面积地种植棉花。海南岛一带生产的棉织物,品种繁多,织工精细,质量、色彩均居全国之首,作为“贡品”进入都城临安(今杭州一带,南宋时定都于此)的各类棉布就有20余种。黎族人民还能织出精美的兜罗棉、番布、吉贝等纺织品,染成各种色彩的黎单、黎棉、鞍搭等,销往全国各地。相对来说,当时大陆的纺织产量不高,因此布匹的质量低劣,不能成为人们主要的衣着用品。

黄道婆就是在这样一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到海南岛的。她与黎族人民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与交往中,努力学习和掌握当地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黎族同胞的细心传授,黄道婆自己虚心刻苦的学习,使她了解并熟悉了各道棉和织布工序。在实践中黄道婆还融合吸收了家乡织布技术的长处,逐渐成为有着精湛技术的纺织能手。

日月如梭,物换星移,在海南生活劳作的黄道婆不觉已度过了20多个春秋。黄道婆思乡情切,在元成宗元贞年间(1295~1297年),带着黎族人民的深情厚意和祝福,身背踏车、椎弓等纺织工具,踏上了归乡的路途。

黄道婆重返故乡的时候,植棉业已经在长江流域大大普及,但是纺织技术仍然很落后。她回乡后,看见妇女仍然用红肿的手剥棉籽,男人依旧用小竹弓弹棉花,操作起来十分辛苦,生产效率又极低,而且织出来的布还像从前一样粗糙,就致力于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

2c4cbb53b59c8e15bdeb2a30275660ad.jpg

黄道婆将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织生产经验与汉族纺织传统工艺结合起来,系统地改进了从轧籽、弹花到纺纱、织布的全部生产工序,并创造出一套扦、弹、纺、织等新的生产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率。

黄道婆还充分利用和改进了传统的丝绸生产工具和技术,提高了整丝和织布工艺质量,使当地人民能用纱线织出各种色彩的棉布,其绚丽灿烂的程度能与丝绸相媲美。王桢在《农书》中记载当时已用拨车、线架等纺织工具来纺织各色棉纱,还记载了织布机与丝绸机的相同之处。这是黄道婆与劳动人民一起,把丝织生产经验运用于棉纺织业,改进了原先所使用的投梭织布机的又一革新创造。黄道婆用错纱、配色、综线、花工艺技术织制出的乌泥泾被,在当时名闻遐迩,行销全国各地。

黄道婆把自己掌握的精湛的织造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故乡人民,将松江地区的棉纺织技术提高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她去世后不久,松江一带迅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历经数百年之久而不衰。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当地的棉纺织业达到高峰,织出的棉布一天就有上万匹。

松江棉布远销各地,还出口到欧美,深得各个国家人们的赞赏,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从此,内地的衣着用品逐渐以棉布代替了丝麻,棉织业迅速在全国发展起来。“衣被天下”的松江布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更蕴含着黄道婆这位棉纺织革新家的心血和精力。

正是由于黄道婆的不懈努力和非凡创造,拓展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广阔天地,谱写了纺织科学的崭新篇章,其遗风所及,至今犹存,泽福后人,永垂青史。

ad8f769ef061728106f30a87e7574140.jpg

棉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的伟大实践和贡献,人民永志不忘。一首上海地区世代流传的民谣,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这位杰出妇女的赞颂和铭记:

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 

二只筒子,两匹布。

……       

黄道婆去世后,当地人民把她公葬了,并且还在镇上替她修建了祠堂,叫先棉祠,以后其他地方也都先后为她兴建祠堂,表达了人民对这位纺织先驱者的感激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