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如何评价陶行知 陶行知对近代中国教育有什么贡献?

时间:2018-10-26编辑:文二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硙,后改名知行,又改名行知,安徽歙县人,民主革命家,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生于一个清苦农家,自幼聪明好学。1906年进入本县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读书,在这里学习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他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

1914年,陶行知以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在南京金陵大学文科毕业后,远渡重洋赴美国留学。1917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成归国。当时正值国内发起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陶行知满怀热情地在这场运动中奔走呼号,积极提倡新教育,改革旧教育,努力为实现中国教育的普及化和近代化踏出一条新路。

fc17b84fdbcd4949f3aa1de6ae5ccf3b.jpg

陶行知深切感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农村,所以最初他以主要精力从事平民教育。1926年,他与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等人一起筹建乡村师范学校,校址选在南京远郊偏僻荒凉的晓庄(原名小庄)。这就是后来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由陶行知亲自担任校长。

晓庄师范诞生于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炮火声中。在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共同探索中国教育的新路。他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其要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做中学”。

根据生活教育的理论,晓庄师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开荒,自己建茅屋,做什么事,就读什么书,还走出校门参加村里的农协会和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这样就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及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才干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有农夫的身手,有科学的头脑,有改造社会精神的乡村教师。

1932年,陶行知通过总结晓庄师范的经验,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工学团。工学团是一个社会教育组织,它既是学校,又是工厂,也是一个小社会。它制定了“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宗旨,招收当地农民子弟入团,上午学习文化知识,下午参加生产劳动。晚上由儿童团员请当地农友到工学团办的茶园里谈论天下大事,还由儿童团员讲故事、当小先生。后来这种“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在全国20多个省市中广泛推行,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普及教育和扫除文盲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f6b2d1b71d94a7b3cd025d02db2d1ed9.jpg

“一二九”运动爆发后,陶行知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参与发起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国难教育社,还与宋庆龄、邹韬奋等著名人士发起成立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36年7月,他受救国会的委任,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亚非26国,争取各地华侨和国际友人支持中国的抗日救国斗争。

抗战开始后,陶行知发现,许多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因为陷于贫困和屈辱的境地得不到培养的机会。在周恩来和许多共产党员的支持下,1939年7月他创办了育才学校。这所学校设在重庆附近,学生都是择优选拔的有特殊才能的优秀儿童。

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条件,聘请大批专家学者担任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他们不仅教学生学习文化课,而且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和革命的思想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革命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就把生活教育的理论运用在培养“人才幼苗”的实践中,使育才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株奇葩。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以更大的政治热情投入反内战、争和平、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斗争。他在重庆创办的社会大学,成了一座民主革命的堡垒,成为在国民党统治区向青年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他作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民主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发表了《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民主教育之普及》《社会大学运动》等文章,无情地揭露和抨击国民党推行的法西斯教育,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四大方针,这就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教育。

1946年4月,陶行知来到上海,继续奋不顾身地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并为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和育才学校的迁址问题多方奔波。不久,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消息传来,陶行知异常激愤,他到处演讲,发出了“和平最急,民主第一”的呼号。7月25日,陶行知因为劳累过度和受刺激过深,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

504de7f24055b43e4ab97339f0a2baf5.jpg

陶行知逝世后,全国开展了广泛的悼念活动。陶行知的一生,是在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陶行知著作宏富,论述精当,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名人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教育是立国之本。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