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张大千的绘画造诣有多高 张大千作品有什么特点?

时间:2018-10-27编辑:文二

张大千(1899—1983),原名张正权,又名张爰、张季爰,别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中国现当代画坛上最具影响的国画大师之一,也是世界画坛上著名的艺术家之一。

传说张大千在其降生之前,他的母亲夜里梦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以后来家人将他取名为猨,又名爰、季爰。后来他出家为僧,法号大千,世人也就称其为“大千居士”。

张大千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子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庵学诗文、书法和绘画。他7岁启蒙课读,9岁习画,12岁能画山水、花鸟和人物,见者呼为神童。19岁与仲兄张泽留学日本京都,学习绘画与染织。

787a9db46a6a462bcb23c3174b503648.jpg

1919年回到上海后,未婚妻谢舜华突然去世,他悲痛欲绝,在松江禅定寺出家,3月后还俗,奉家命归川与曾庆蓉结婚,婚后重返上海。1924年,他在上海首次举行个人画展。1931年,与兄张泽一同作为唐宋元明中国画展代表赴日本。次年全家移居苏州。

1933年,应南京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艺术系主任徐悲鸿之邀,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转年即辞职,专事创作。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张大千画集》,徐悲鸿作序,推誉“五百年来第一人”。

1940年,张大千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历代壁画,前后共计2年零7个月,共临摹276幅,并为莫高窟重新编号。敦煌之行,轰动了文化界,促进了艺术家、史学家对发掘敦煌宝藏的兴趣。抗战胜利后,张大千的作品先后在巴黎、伦敦、日内瓦和国内各地展出,声名大震。

1949年,他暂居香港,后迁居阿根廷、巴西,相继在法国、瑞士、新加坡、德国、英国、巴西、美国等国筹办画展,并会见过毕加索。1969年,迁居美国旧金山。1978年,移居台北,于台北外双溪筑摩耶精舍。晚年思乡而不得归,于1983年4月2日因心脏病逝世。

张大千的画风,先后曾经数度改变。在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花费了一生大部的时间和心力,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它们的作品,从临摹到仿作,进而到伪作。晚年时历经探索,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其可贵之处,是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

16f4def1d18c00b179484132c0f4a6e9.jpg

张大千30岁以前的画风可谓“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张大千的绘画从总体上给人的感受是:酣畅淋漓而内涵深厚的传统构成,雄奇瑰丽而富于精致的写真精神。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他的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取长补短密不可分。并先后与齐白石、徐悲鸿等国内各名家及外国大师毕加索交流切磋,功力自然不一般。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他是历来画家中学习古名家数量最多、最博的画家。在笔墨技法的训练上,他也是获得古法精华最多、最好的画家。而且在表现技巧和风格上,他也是跨度最广的画家:从讲求笔情墨趣、逸笔草草的纯水墨写意,到金碧辉煌、色彩鲜艳的工笔画,甚至吸收了西方自动性技巧的观念,发展出个人风貌的泼墨、泼彩,创立了名闻遐尔的大风堂画派,他是中国画史上少见的最具全方位的画家。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其传统功力之深,技法画路之宽,题材风格之广,成就影响之大,为世所罕见,誉他为一代绘画大师,可谓当之无愧。他与齐白石并有“南张北齐”之誉,无论写意、工笔、水墨、设色,无不擅长,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一不精,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而且雅俗共赏。

eb1b9abad2c2f0c8c19ac94f84dbd487.jpg

他兼能书法、篆刻,对诗词、鉴赏、画史、画论亦有精湛的研究。他画荷花和海棠及工笔人物,独树一帜,俱臻妙境。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名人名言

凡经我眼,皆为我有。

艺术为感情之流露,为人格之表现!

笔法难,墨法更难,水法极难。

笔法要点:要平、要直、要重、要圆、要转、要拙、要秀、要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