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贾思勰是什么时代的人 贾思勰有什么成就和著作?

时间:2018-10-26编辑:文二

贾思勰,生卒年不详。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人,南北朝时代北魏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贾思勰出生在一个耕读之家,他的祖上并不只是那种“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农民,在劳作的同时,还喜欢读书、学习,家中拥有大量藏书,特别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贾思勰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博览群书,从家中的藏书中摄取各方面的知识,这些都为他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年后的贾思勰走上了仕途,他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并到过山东、河南、河北等许多地方。他每到一处,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虚心向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农请教,从而积累了许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

cedf23da9cb6f04ffe2e352631e1a7c4.jpg

中年以后,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开始亲自从事养羊、种庄稼等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在经营农牧业的过程中,他对农业生产也有了亲身体会,当遇到问题时,不论远近,他都向有经验的农夫请教。

一次,贾思勰养的200多头羊因为饲料不足,不到一年就饿死了一大半。事后他想,下次我事先种上20亩大豆,这下准备的饲料应该足够多了。这样,他又养了一群羊。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羊又死了许多。贾思勰百思不得其解,有人告诉贾思勰,在百里之外有一位养羊的能手,也许能帮助他。贾思勰立刻找到这位老羊倌,向他请教。

老羊倌在仔细询问了贾思勰养羊的情况后,找到了羊死亡的原因。原来是因为贾思勰随便把饲料扔在羊圈里,羊在上面踩来踩去,拉屎撒尿也都在上面。羊虽然不会说话,可羊是不肯吃这种饲料的,于是就饿死了。贾思勰又在老羊倌家里住了好多天,认真观察了老羊倌的羊圈,学习了老羊倌一套丰富的养羊经验。回去后,就按照这些养羊的方法去做,效果果然不错。

以后贾思勰又陆续到过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许多地方考察农业生产实践,每到一处,他都虚心地向当地有经验的老农请教,学习他们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生产经验。比如,长着茅草的地要先让牛羊在上面踩过一遍,七月份翻地后,茅草才会死去;长得饱满的、颜色纯正的穗子,一般是首选的种子类型,把它们割下来,高高挂起,等到第二年春天再脱下粒来播种,庄稼长势才好;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气候环境,要选不同的作物种类。

例如,风大霜重的山地种谷子,就得选用茎杆坚强的品种;而温暖潮湿的低地种谷子,就得选用生长旺盛产量高的品种。贾思勰在探索、实践中,逐步掌握了许多丰富的生产经验。

还在年轻的时候,贾思勰就认识到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国家能否强盛起来,几乎决定于君主是否重视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要想有发展,就必须依靠提高政府官员和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于是,他决定写一部系统完整的农学著作,为国家和人民发展农业生产提供权威可靠的指导和借鉴。大约在534年到544年期间,贾思勰根据自己多年亲身实践的体会,在总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农业生产成就的基础上,写成了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全书共92篇,分10卷,正文大约70000字,注释40000多字,共110000多字,此外书前还有《自序》和《杂说》各1篇,引用前人著作有150多种,记载的农谚有30多条。全书介绍了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家禽、鱼、蚕的饲养和疾病的防治,以及农、副、畜产品的加工,酿造和食品加工,以至文具、日用品的生产等等,几乎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农学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0985db080fdc3514bec69384f79f49b9.jpg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首次对中国北方的抗旱保墒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对关于精耕细作、深耕细耙、中耕除草等成功的经验进行了完整的总结和提高,从理论上说明了解决抗旱保墒的方法。贾思勰在世界上最早对绿肥作物的栽培和轮作套种作出了科学总结,总结了前人恢复提高土壤肥力的办法,分析说明了轮作的好处,豆类作物在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上的重要作用。在播种时间上,贾思勰强调要以季节、气候和墒情作为根据,因地、因时、因作物制宜从事农业生产的原则。

贾思勰非常重视选育良种对于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作用。《齐民要术》仅谷种就搜集了80多个品种,并且按成熟期、植株高度、产量质量、抗逆性等特性作了比较科学的分类,还叙述了播种前怎样进行选种、晒种、浸种和用药物或者肥料拌种等种子处理方法,其中不少措施非常巧妙、合理,直到今天还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

《齐民要术》用了不少篇幅介绍了蔬菜种植、果树和林木的扦插、压条和嫁接等育苗方法以及幼树抚育方面的技术。在植物保护方面,提出了一些防治病虫害的措施,还记述了当时果农熏烟防霜害的方法:“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这种根据天气判断降霜的经验和防霜的方法,直到今天仍然在普遍应用。

《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6世纪以前家畜家禽的饲养经验,并搜集记载了兽医处方48例,涉及外科、内科、传染病、寄生虫病等方面,如直肠掏结术和疥癣病的治疗方法,历时1400多年,这些方法现在仍然沿用。《齐民要术》还记载了我国古代独特的制曲、酿酒、制酱、作醋、煮饧以及食品保存和加工工艺的翔实记录,其中许多是现存最早的资料。贾思勰非常重视粮食生产,提出了以粮食为中心、多种经营的思想。

他认为农副产品加工是农业生产的继续,是生产转向消费的必要环节。经过加工的农副产品,不但满足了消费的需要,而且价值也提高了。《齐民要术》中记载了酒、醋、酱、豉的制作工艺,还有把粮食、蔬菜、果品、肉鱼加工成耐储食品的方法。

贾思勰认为,农民要生产就有一个生产成本问题,发展农业要注重生产成本,要有经济核算的思想。贾思勰在书中谈到,首先要按市场条件来安排生产,其次要有适当的规模和合理的田间布局来生产,要重视成本核算和利润的计算。《齐民要术》列举了大量的实例,教农民如何计算,甚至连运输、销售的费用都有计算。

贾思勰还初步揭示了生物和环境的相互联系,描述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关系问题,介绍了许多改变旧的遗传性,创造新品种的经验,涉及到人工选择、人工杂交和定向培育等育种原理,其中不少经验和论点对于指导今天农业生产仍有现实意义。

12e7c83e05edeebe80c4d867813afa32.jpg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农学著作,它内容极其丰富,系统地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北魏和北魏以前农业生产技术,初步建立了我国的农业科学体系,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可以说,《齐民要术》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真实的详细史料。

名人名言

力能胜贫,谨能防祸。

智如禹汤,不如常耕。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