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千古一相张居正:张居正是如何改革明朝的?

时间:2018-10-25编辑:文二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江陵(今属湖北)人,他出身寒门,官至内阁大学士。在明朝万历王朝初年,十年首辅生涯,他协助十岁的幼帝推行改革,不遗余力地整饬吏治整肃教育,革新税赋,把溃败的明王朝一举治理得国富民安,使得朱明王朝将倾之厦在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强盛之国。

《明史》中说:“居正为人,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他自青年时期便立下了富国强兵之志。但是由于政治的纷争,他花去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壮志未酬之心,又使他不得不在政治的漩涡中孜孜奋斗。

ee741988c82b54f3c95e4e6bf961752a.jpg

史书上说:“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漕河通,居正以岁赋逾春,发水横溢,非决则涸,乃采漕臣议,督艘卒以孟冬月兑运,及岁被毕发,少罹水患。行之久,太仓粟充盈,可支十年。

互市饶马,乃减太仆种马,而令民以价纳,太仆金亦积四百余万。又为考成法以责吏治。初,部院覆奏行抚按勘者,尝稽不报。居正令以大小缓急为限,误者抵罪。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这里提到了改革漕运、互市及考成法诸项,此外还有清丈全国土地,推行一条鞭法。种种事情的办理,都需要张居正克服重重阻力,他是抱定了“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决心的。

和所有有为的政治家一样,张居正凡事都要亲自过目,亲自处理,为此耗尽了精力,直到万历十年(1582年)二月病不能起。张居正办事独断专行,已经习以为常,虽然病倒了,阁臣们也只是处理一些细务,大事还要到家中,到病榻前请示他处理。张居正起初还坚持在病榻上处理公务,后来身体日惫,病情恶化,已无力遍阅文书,却仍不放心让别人去办。这一来也就更加重了病情。

e888bf597b237ee2ca4c62af41e76fc8.jpg

在病榻上想起从政十年来的政绩,张居正心中感到宽慰,他在给他的老师,致仕在家的原内阁大学士徐阶贺八十寿辰序中,对这十年作了一番总结:万历以来,主圣时清,吏治廉勤,民生康阜,纪纲振肃,风俗朴淳,粒陈于庾,贯朽于府,烟火万里,露积相望。岭海之间,氛廓波恬;漠北骄虏,来享来王,咸愿保塞,永为外臣。一时海内,号称熙洽,人咸谓居正能,而不知盖有所受之也。

张居正本想等到秋间致仕休息,而时间已经不允许。他上疏给神宗:“伏望慈圣垂悯,谅臣素无矫饰,知臣情非获已,早赐骸骨,生还乡里,倘不即填沟壑,犹可效用于将来。臣不胜哀鸣恳切,战栗陨越之至。”而神宗见疏,只是下诏慰留。

12日以后,张居正病情更加严重,再次上疏恳请生还:“伏望皇上怜臣十年拮据尽瘁之苦,早赐骸骨,生还乡里,如不即死,将来效用尚有日也。”然而神宗的圣谕,只是让他安心养病,“慎勿再有所陈。”至此居正已再无话可说。

后来,神宗派人赉手敕慰问,那手敕上写道:“闻先生糜饮不进,朕心忧虑,国家大事,当为朕一一言之。”张居正于昏迷苏醒之际推荐了潘晟、余有丁等人。因为推荐的人过多,无法一时并用,神宗把人名写好粘到御屏风上,以备召用。

b07ed74fbb26abba8315f5cca45d0084.jpg

以一己之力燃放的革新之火为颓败的朝廷赢得一时的烂灿辉煌。于是有人说张居正是“救时宰相”,这是褒奖,也是不幸而言中,时可救一时,不可救一世。张居正身后七十年不到,各种社会矛盾飞速加剧,一发不可收拾,再也无人能够力挽狂澜。

张居正胆识过人,他矢志不移地推行改革,一再嘱告下属:“诸公宜及仅在位,做个一了百当。”此语充分表现出他坚强的意志和自我献身的无私精神。

名人名言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

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