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为什么要汉化

时间:2018-10-25编辑:文二

北魏孝文帝(467—499),本姓拓跋,名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六位国君,北魏政治家和改革家。

拓跋宏才5岁的时候,献文帝就把皇位让给了他。北魏拓跋家一直引用汉武帝的老办法,“立其子杀其母”,就是在立儿子做太子的同时,杀掉太子的母亲,以此来防止吕后那样的悲剧重演。拓跋宏的生母也是这样被杀死的。年幼的拓跋宏只能由祖母抚养。

所以在471~490年的20年间,政权一直由太皇太后冯氏把持。冯太后对拓跋宏一直存有戒心,拓跋宏聪慧早熟,冯太后担心他长大后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并不喜欢他。有一次她听信谗言,杖罚了幼小的拓跋宏。冯太后还打算废掉他,因为大臣穆泰的劝阻,拓跋宏才保住了皇位。

7247a8ae8db0d297ca864ba14941fed2.jpg

490年,24岁的拓跋宏开始亲政。他即位时,北魏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突出,农民起义年年爆发,国家动荡不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孝文帝当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洛阳。

洛阳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军事重镇。洛阳在东汉时已经成为首都及中原最大的商业中心。西晋统一后,以洛阳为国都,人口有了显著增加,并成为全国贸易中心。西晋八王之乱,使洛阳腹地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公元310年,匈奴攻破洛阳,纵兵劫掠,洛阳再次毁于战火。永嘉之乱后,十六国100余年间,几成废墟。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为此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于是故意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

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们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30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地方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

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卦。要治理天下,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3c74afcbdfc4860d85901951a5ea3b74.jpg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孝文帝说:“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

在经济上,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等新的制度。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均田制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长制是北魏基层的行政组织,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徨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健全了北魏地方基层政权,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改革了原来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

在官吏任用上,北魏孝文帝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他规定官吏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贪污的官吏坚决惩治。这些措施使吏治有所好转。

孝文帝积极实行汉制,提倡移风易俗。他首先下令,禁止鲜卑贵族穿着胡服,一律改穿汉族衣服。后来又禁止鲜卑贵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语。公元496年,孝文帝又下令改变鲜卑贵族的姓氏。

为了拉拢汉族地主,扩大统治基础,孝文帝还主张同汉族通婚。他自己率先娶汉族大姓卢、崔、郑、王四家的女儿为妃,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还为自己的5个弟弟都娶了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这种姻亲关系,把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壮大了北魏的统治力量。孝文帝还废除了鲜卑族原来的政治制度,延用了汉族的门阀制度,重新制定了一套官制礼仪,修订法律,改革官职名称等。

孝文帝对汉族的文化艺术也有很大兴趣。他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孝文帝不仅改革鲜卑贵族的生活习俗,还教育他们学习汉族文化。他积极创办学校,传播文化知识,还搜集整理天下书籍,使因战乱而衰落的北方文化开始复兴。在他的带动下,鲜卑人进步很快。

孝文帝对北魏宗教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就是个极其虔诚的佛教徒,他本人也崇信佛教。因此,孝文帝大力提倡佛教。在他统治期间,佛教迅速发展起来。佛教的发展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当时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形式,就是石窟艺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那一年开始开凿的。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377825ce704c97127fe99ace91b91360.jpg

孝文帝改革后,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在改革中,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孝文帝的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名人名言

升贤明有绩者,退庸劣无功者。

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任。

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

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