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杜甫为什么被称作“诗圣” 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

时间:2018-10-18编辑:文二

故事发生在唐朝“安史之乱”之后的成都,浣花溪畔。农历八月秋,狂风怒吼,突然卷起一间茅屋的几层茅草,到处散落。

一位白头乱发、干干瘦瘦的老人拄着拐杖,从孤零零的茅屋中走出,想去捡回吹落的茅草,却被一群顽童跑来抢着捡走。老人只好拄靠着拐杖叹气。

屋漏偏遭连夜雨,茅屋里到处湿漉漉的,破旧的被子冷得像铁一样,老人睡不着觉,不知怎样才能度过漫漫长夜。他没有怨天尤人,反而突发奇想:怎么才能建造起千千万万的高楼大厦,让天下受苦人都开开心心有房屋住,在风雨袭来时都安稳得如山岳一样呢?哎哟,什么时候能出现这样的奇迹,就算我的房子被风吹破,自己被冻死也心满意足了。

f70c12200559d2f59164d3b7b7aa9bb1.jpg

这位老人就是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中记下了这件事。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他读书刻苦,七岁能写诗,十五岁身体健壮得像头小黄牛,“一日上树能千回”,长大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胸怀大志,希望有机会辅佐皇上成为尧舜那样的明君,重现民风淳朴的太平盛世。

杜甫十九岁开始到各地漫游,以增加阅历,结交文人雅士,寻求报效国家的机会。

735年,杜甫考进士落榜,便向权贵投递诗赋,希望得到推荐重用。他经常卑微地叩开富豪人家的高门,在飞扬的尘土中追随权势的高头大马,结果一事无成。在长安困守十年,生活十分辛酸,常常吃残汤冷饭。

后来,杜甫终于得到一个管理兵器和仓库的小官职,不巧又发生了安史之乱,他只好拖儿带女跟难民一起逃亡。

c53965c03fb4f457d97650ed06d8cfce.jpg

唐肃宗登上皇位后,任命杜甫为左拾遗。后来,杜甫直言进谏得罪了唐肃宗,被贬到县城管理杂务。战乱中,杜甫不得不弃官携家逃难,一度濒临绝境,年幼的孩子差点饿死。

国家动乱,山河破碎,叛军残暴,恶吏骄横,生灵涂炭,杜甫亲身感受到底层人民的深重苦难。他将自己身世之悲、家国之恨和忧国忧民的情感写进诗篇,字字句句中不知渗透了多少血和泪!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多么不公平而又惨痛的景象!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是民众为抓壮丁当兵的亲人送行时的惨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春望》,是对国破家亡的痛心疾首。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这是希望平息战争,还人民以安宁的呐喊!

著名的“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和“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展现出老百姓在战乱中求生无望、求死无门的一幅幅悲惨图景,是对无义战争的控诉。

杜甫的诗真实地记录了大唐王朝由繁荣昌盛走向衰落的历史,所以被称为“诗史”。

f0b0f4287b91551d1ecd2b12569a4768.jpg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即使自己穷困潦倒,也要为百姓的痛苦大声疾呼,正如他在茅屋被秋风吹破之后,想到的还是“天下寒士”一样,所以,人民也给了他极高的赞誉:“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