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明朝奸臣严嵩:严嵩是好是坏?

时间:2018-09-17编辑:文二

明朝的贪官很多,要说最出名的,还是得算祸国宰相严嵩。严嵩,字惟中,一字介溪,江西分宜人。严嵩自幼家贫,但父亲是个秀才,对严嵩悉心教导。严嵩不负父望,九岁就以童生的身份入县学读书,十九岁考中举人,二十六岁考中进士,名列二甲第二名,被选为庶吉士,后被授为编修。

但不久严嵩因病辞官回乡,严嵩辞官的这几年正是明朝朝政大乱的时候,先有宦官刘瑾弄权,后有佞臣钱宁、江彬乱政。朝廷虽然数次征召严嵩入朝为官,但是严嵩不愿与奸臣为伍,仍告病在家。严嵩每日赋文作诗,在当地颇有清誉。当时的严嵩还算一个热血青年。

严嵩像

严嵩在家十年后,被朝廷重新召回,担任南京翰林院侍读,后升任北京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因与明世宗朱厚熜的宠臣夏言是同乡,因此深受夏言的赏识,不久严嵩就被升为礼部右侍郎。

嘉靖七年(1528年),严嵩被派往朱厚熜原来的封地湖北钟祥祭告显陵,还朝后严嵩上了两份奏章,一份是关于河南大旱,人民苦不堪言,报告民间疾苦;另一份是路上所见的祥瑞,并提议撰文刻在石碑上记录。对于前一份奏章,朱厚熜下令减免了当地的税赋,而后一份奏章,则深合朱厚熜的心意,严嵩也因此得到朱厚熜的欣赏,先后任南京礼部尚书、吏部尚书。

夏言当上内阁首辅后,任命严嵩为礼部尚书。朱厚熜的父亲并不是皇帝,而朱厚熜想将其列入只有皇帝才能进的太庙祭祀,并封庙号,这引起了臣议,就是后来有名的“大礼之争”。开始严嵩和其他大臣一起上奏章反对,但见到皇帝态度坚决后,马上改口,并详细地给皇帝规划好相关的礼仪。

礼成之后,严嵩又上奏有庆云出现,朱厚熜十分高兴,加封严嵩为太子太保。

朱厚熜信奉道教,以求长生,因为在祭祀神仙的时候戴过香叶冠,为了表示对大臣的恩宠,特地命人做了五顶沉水香冠赐给夏言、严嵩等五名大臣。夏言从不戴,而严嵩每次在皇上召见时都会戴上此冠,而且还特意罩上一层轻纱以示郑重。朱厚熜见状,更加喜欢严嵩而讨厌起夏言来。

不久,在严嵩的怂恿下罢黜了夏言。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严嵩被封为武英殿大学士,进入内阁。虽然严嵩因为给朱厚熜写举行斋醮仪式时献给天神的祝词而被宠信,但在当时内阁的排名却在翟銮之下。很快严嵩借翟銮两子同时中举之事,弹劾翟銮徇私舞弊,翟銮因此被罢免。

不久,严嵩又将另两位阁臣排挤了出去。朱厚熜察觉到了严嵩的骄横,便召回了夏言,任命夏言为内阁首辅。夏言复任首辅后,斥退严嵩的大部分党羽,并想向朱厚熜揭发严嵩和其儿子严世蕃的罪行。

影视形象:严嵩

严嵩父子得知后,连忙赶到夏言家中。夏言不愿搭理这对父子,便假装睡觉,谁知严氏父子直接跪在夏言的床前,痛哭谢罪。夏言无奈,放了他们一马。

但是严嵩怀恨在心,很快勾结锦衣卫陆炳,借河套事件陷害夏言,使得夏言被斩首后暴尸街头,严嵩则顺利成为内阁首辅。

严嵩相继除去翟銮、夏言两位政敌,坐稳首辅的位置后,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他对所有曾弹劾他的大臣都施以残酷的报复,如曾弹劾过他的沈连、杨继盛先后被他借皇帝的旨意处死。朱厚熜一心求道以求长生,把朝政大权基本都交给严嵩,其余大臣都很少见朱厚熜一面。

严嵩逐渐老去,于是让自己的儿子严世蕃协助掌权。严世蕃为人聪慧,朱厚熜经常会下一些类似谜语的旨意给大臣,而严世蕃每次都能猜中朱厚熜的想法,然后告诉严嵩,使得朱厚熜更加宠信严嵩。

严世蕃更是收买了朱厚熜的左右近侍,掌握了朱厚熜的一举一动。这样,严家就可以更方便地讨好皇帝,而大臣也称他们为“大丞相”“小丞相”。严家父子把握朝政二十多年,任用朋党,铲除异己,收受贿赂,弄得朝纲大乱,但朱厚熜却十分信赖严嵩。

严嵩的老婆死后,严世蕃被迫守孝,无法参政,严嵩无严世蕃的协助,无法猜中朱厚熜的心思,在朱厚熜心中地位日渐下降。内阁大臣徐阶趁机联合道士蓝道行,设计让朱厚熜开始厌恶严嵩,严嵩慢慢失宠。

御史邹应龙趁机弹劾严嵩。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徐阶的怂恿下,朱厚熜罢黜严嵩,勒令其回乡,并将严世蕃流放雷州卫。严世蕃半路跑回老家,两年后,再次被御史弹劾,严世蕃因勾结倭寇而被处斩。严嵩老无所依,只得在祖坟旁搭了一个茅屋,寄食其中。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严嵩在孤独和贫病交加中去世,死时连棺木都没有,也没有人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