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朱自清简介朱自清为什么爱书如命

时间:2018-08-10编辑:梓岚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散文家、学者。他1917年入北大哲学系学习。1920年,他在江浙一带的中学任教。1925年起,他历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期间赴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数国。

自20世纪20年代起,他致力于散文创作,著有诗歌散文集《踪迹》和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抗战胜利后,朱自清积极参与爱国民主运动,虽身患重病,仍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最后死于贫病。

朱自清——爱书如命

姓名:朱自清

生卒年:1898—1948

籍贯:浙江绍兴

朱自清出生在江苏的一个诗书人家。他从父亲那里接受了良好的启蒙教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小的时候,朱自清就酷爱读书,四五岁时就能有声有色地背诵唐诗、宋词。

转眼间,朱自清上中学了,并且越来越喜欢读书。当时,家里每月给他一些零花钱,让他买些零食什么的。但是,他从来没用这点钱买过零食,都是攒起来买书。离学校不远有一家广益书局,他是那里的常客。

久而久之,书店的老板认识了这个清瘦的小伙子。这一天,他又走进了广益书局。书架上一部浅灰色的《佛学易解》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取下来看了几页就被吸引住了。1个小时过去了,他仍然呆呆地站在那里看那本书。“怎么样,想买吗?”书店老板走过来不紧不慢地说。朱自清猛地清醒过来,干脆地回答道:“想!”但转而他又犯难了,老板早看出了他的心思,说:“先拿去看,有钱再付。”朱自清说了声“谢谢”,兴冲冲地携书出了店门。回去之后,他如饥似渴地读这部书,从此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读书,选择的专业就是哲学。不久,他又喜欢上佛学方面的书了。当时,在西郊卧佛寺、鹫峰寺一带,佛经类的书比较多。他曾到寺内买过《百法明门论疏》《因明入正理论疏》《翻译名义集》等。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街上就朱自清一人,挟着这些书,行色匆匆地走着。他后来回忆这件事时说:“这股傻劲颇有意思。”

1920年是朱自清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最后一年。一天,他到琉璃厂一带逛书店。华洋书庄内一部新版《韦伯斯特大字典》让他流连忘返,他仔细看了一眼定价——14元。按理说,对于这部大辞典来说,这个价格根本不算贵,但对于一个正在念书的学生来说,却不是个小数目。自己手头没这么多钱,但他又不忍心丢开这本好书,前思后想,一定得把它买下来。

当时,朱自清只有一件皮大氅还值点钱。这件大氅是父亲在朱自清结婚时特地为他做的,水獭领,紫貂皮,质量不错。不过,这件大氅是布面,样式有些土气,领子又是用两副“马蹄袖”拼起来的,但毕竟是皮衣,而且在制作的时候,父亲很是费了些心思,东西非常实惠。由于实在舍不得那本“大字典”,朱自清就安慰自己说:“先把大氅当了吧,将来肯定能赎回来。”踌躇了许久,他还是将它拿到了当铺。

当铺离学校后门不远,一会儿就到。朱自清兴冲冲地跑到那里,把那件大氅抛给里边的伙计。人家问他要当多少钱,以为他要一个高价。没想到,他仅仅要14元钱。一件紫貂皮大氅当然不止这个价,当铺柜上的伙计一点不为难,即刻就付了款。在朱自清看来,当来的钱能买书就行,其他的根本就没想那么多。拿上钱,朱自清马上回到华洋书庄,把那本《韦伯斯特大字典》买回来。然而,那件饱含父爱的大氅却始终没能赎回来。

大学毕业后,朱自清回到南方教书。那里天气暖和,大氅的事也就淡忘了。后来,他被聘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北方的冬天很冷,朱自清才又想起了那件大氅,却没有力量缝制一件像样的棉袍。他决定到街上去买一件马夫穿的毡披风。这种披风有两种,一种式样较好且细毛柔软,很贵;一种质地比较粗糙,便宜些。朱自清买不起贵的,便买了后一种。这件毡披风显得过于寒碜,成为大家戏谑的对象,也成了教授生活清贫的标志,后来竟多次出现在朋友回忆朱自清的文章中。

朱自清对这件披风却情有独钟,因为它白天为自己进城上课遮挡风寒,晚间又被铺在床上当褥子。这时,再想起那件不能赎回的大氅,更能让人感到朱自清对于书的痴迷。正是这种痴迷才造就了一代文学大家。

朱自清成才启示

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更快地进步。

想好的事情就去做,不要患得患失。

一心做好自己的事,不在乎别人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