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罗贯中 元末明初小说家章回小说鼻祖

时间:2017-08-31编辑:梓岚

罗贯中,汉族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出生于元末明初,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有很多著作,主要包括:淋《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陏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 等。关于他的家乡有很多说法, 山东东平罗庄、山西太原、淸徐、祁县、福建建阳。现在, 还没有最终的定论。他的墓地也有山西清徐、福連建阳等处, 除此之外,还有祠堂、纪念馆等。

罗贯中,在现代人的眼中,他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但是,这样的身份在当时却被人们瞧不起。被视为与“倡优”、“妓艺”为伍,当时被人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唯一可以看到的是明代一位无名氏所编著的一本不太可靠的小册子《录鬼簿续编》,其中写道:“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淸新。与余为忘年交, 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元代中期,灭宋战争的创伤正在逐渐平复,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向南方转移。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但发展成一个人口密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与“说话”艺术发展的中心。所以,有很多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比如,关汉卿、郑光祖等人,都先后搬迁到了杭州一带。

而身为小说家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自然也会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南迁作家中的一员。罗贯中有个称号“湖海散人”,其寓意为溲游江湖、浪迹天涯。约在公元1345~1355年间,他也搬到了杭州。很多说话艺人与杂剧作家都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其中志同道合的几个人结成了朋友。他非常喜爱民间文学,到了这里,就不愿意离开了。

大约在公元1360〜1364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去因起事而称簕的张士诚处作客。然而,张士诚一点儿都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愿意听取他们的意见。至正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63年9月,刘亮、鲁渊等人在失望中纷纷离开了张士诚。没过多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冋到了杭州。这个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对于历史与人生都有了一个非常成熟的肴法,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各种条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罗贯中已经完成了十二卷,之后的卷数,都是在洪武四年以后完成的。

在罗贯中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他的老师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于洪武三年逝世。为了纪念这位给他很大帮助的老师,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对施耐庵的《水浒传》进行加工与增补。最终,于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完成此书。罗贯中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还继续创作有关历史演义的一系列作品。

罗贯中完成这些作品之后,已经六十多岁了。为了能让这些作品顺利出版,他于洪武十三年左右,亲自从杭州来到了福建,因为当时福建的建阳是出版业的中心之一。然而,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罗贯中的这一目的最终却没有实现。

罗贯中的创作才能并不拘泥于一方面而是多方面的。他把历史与文学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在现实的描绘中,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的最早的版本为嘉靖本,最为流行的版本是清代毛纶、毛宗岗父子的修改本。除了小说创作之外,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还评价他说“乐府隐语,极为清新”。现存的他的戏曲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杂剧。这本杂剧的基本思想与《三国志通俗演义》有很大相似之处,生动地描写君臣之间的亲密关系,并且,希望通过“正三纲、谨五常”来结束奸雄争霸造成的悲惨局面。

大约在公元1400年,罗贯中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庐陵(今江西吉安)逝世,享年70岁。


下一节:吴承恩与《西游记》的那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