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白起:号称“人屠”的将军

时间:2017-06-15编辑:梓岚

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将军是以杀人出名的,他们中首屈一指的,自然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白起。白起是战国四名将之一,擅长野战和攻城战。他征战四方,分别与楚国、魏国、韩国、赵国交战多次,攻取七十余城,是个常胜将军,被誉为中国“战神“然而,在赫赫战功之后,他也是个杀人魔王。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白起的杀人记录如下:秦昭王十四年,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秦昭王三十四年,攻魏,斩首十二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干河中;秦昭王四十三年,攻韩,斩首五万。这样算下来,在白起导演的最负盛名的长平战役前,他已杀了四十来万人。不过,真正大规模的屠杀是在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一战。

战国纷争数百年,强国之道百家争鸣,你方唱罢我登场,闹哄哄的局面太久,渐有大统一之势,各个国家既然不能靠签订契约、联盟来形成安定团结的局面,就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当时军事实力最强的无过于秦、赵,长平一役正是决定了秦赵两国未来命运的一战,也间接决定了结束乱世统一中国的主人。众所周知,战争乃是政治之延续,可算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赵国尽管良将精兵不逊干秦国,可赵王大太不如秦王,赵国的政治手段大人不如秦国,这就是最大的区别了。长平之战的较量,看似刀兵相见,然决定胜负的关键在战场之外。

秦国采纳范睢”远交近攻”战略以來,于公元前262年,即秦昭王四十五年伐韩,此为长平战役的开始,此役历时三年,最后几个月才是赵括和白起决战。

韩国以“上党归赵”换取赵国参战。上党高地是邯郸战略屏障,秦之伐玮亦是把矛头指向赵,所以赵王经廷议之后决心接受上党,抗击秦军。

公元前260年,秦军围攻上党,赵使良将廉颇应之,初战赵军不利,廉颇遂以坚壁待秦。廉颇以弱不敌,旨在利用地势打持久战,而秦军补给线太长,只可速战。秦军几番出击,始终不能跨越丹河一步,士气低落,长此下去,形势对秦极为不利,所以秦国开始试阁让赵军改变战略.

秦国略施小计,就使赵王换下了廉颇,启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活取代廉颇后按照赵王的意阁采取主动进攻的战术,白起则避其锋芒,先退兵,再阻隔,大胆穿插,控制据点,形成合围,消耗到赵军粮绝而取胜,这一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大规模敌军的包围战,极为罕见,凭借和敌人差不多的土兵数量,要围困四十万的敌兵,这种战术实施相当困难,一不小心就会弄巧成拙的,不过白起成功了。

当时政治形势是:赵国遵行唯利是图的战略,时纵时横。当秦危及自身安全时,就合纵抗秦;当秦的威胁解除时,又与秦的关系暧昧,连横攻城掠地。山东诸国对赵国很不信任。长平战役初期,赵国举棋不定,试图同秦国讲和,从而失去了和纵的机会。而秦国却密切注视着合纵成败,秦国的意图是“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广可惜赵国不知道。到后来赵军陷入困境,粮道断了,赵国再“急请粟于齐、魏、楚”,自然无任何一围响应。

就在此时,秦王听说赵国食道断了是动用了倾国之力来对付赵国,而赵国无动于衷,不闻汽任何嗜军,也不见打通粮道,更没有政治外父上卓.有成效的努力争取,轻轻松松便丟了国运,长平之惨败,首当其冲是赵王之失算“。

长平之战的结果是:秦国方面,秦军慘胜,死伤过半;赵国方面,主将赵括战死、降者数十万,都饿得疲惫不堪,白起这时候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降秦的赵军四十多万全部沆杀,只留齐了二百四十人归赵。尽管有人认为这个数字有些夸张,但它仍为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白起一生功过因长平大屠杀受到后人的长久批评。长平之战是白起的最后一战,战后白起和丞相范睢闹意见,不欢而散,后来得罪秦王,被逼自杀。在他死前,说了这样的话:“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

屠杀对赵国是致命的损失,秦国也并不好受。从此之后各国凡与秦军交战,必定力敌,宁死不降,以秦之强,要屠尽天下人只怕也难。后人评价白起“善战而拙胜”,一针见血。屠杀,所得者小,所失者人,秦国经此教训,再不见大规模屠杀降卒,而是收拾民心,遂有四海。


下一节:王翦:助秦国成就一方伟业

返回大全页>>> 盘点历史名将的那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