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霍去病: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时间:2017-01-09编辑:历史狂流

甘延寿认为他的分析很有道理,便说要奏请朝廷同意后行动。陈汤说:“这是一项大胆的计划,那些朝廷公卿都是些凡庸之辈,一经他们讨论,必然认为不可行。”甘延寿考虑还是应该履行奏请的手续,这时他得病了。陈汤等了一天又一天,焦急之中便果断地采取了假传圣旨的措施,调集汉朝屯田之兵及车师国的兵员。甘延寿在病榻上听到这一消息大吃一惊,想立即制止陈汤这种犯法的举动,陈汤愤怒地手握剑柄,以威胁的口气呵叱甘延寿说:“大军已经汇集而来,你小子还想阻挡大军吗?不抓住战机出击,还算什么将领?”甘延寿只好依从他,带领各路、各族军士四万多人,规定了统一的号令,编组了分支队伍序列,大张旗鼓向北进发。

霍去病: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甘延寿与陈汤将大军分为六校,三校走南道,过葱岭(喀喇昆仑山脉西部)经大宛;另三校走北道,入赤谷,过乌孙与康居境,陈汤沿路捕获康居副王的亲属及一些贵族,经过解释,他们愿做向导,并将郅支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而后大军便直抵郅支城都赖水边,在距城三里远的地方安营布阵。

只见城头上彩旗飘展,数百名披甲兵士登高守备,有的向汉军招手挑逗,甘延寿与陈汤观察之后便令军士四面包围其城,以箭杀伤守城兵士,于是展开了一场对射。郅支单于得到汉军进攻的消息,打算逃跑,因为他怀疑康居人对他怀恨在心,有做汉军内应的人。可是又听说乌孙等国也发兵参战,他便有走投无路之感了。带了一些人走出去又返回来,说:“不如坚守。汉兵远来,不能久攻。”(《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霍去病: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当汉兵猛烈攻城时,郅支单于身穿甲衣带领他的妻妾数十人一齐登上城楼,他的妻妾也都拉弓射箭。攻城的飞箭射死他几个妻妾,又射中了他的鼻子。郅支便发怒了,下楼骑马跑回了他的宫室。第二天,陈汤命令将士四面齐用火攻,又击鼓助威,汉军冒着烟火突破外围的木栅,趁机冲进土城。

郅支单于身边只有男女数百人及一些吏士,毫无抵御能力。汉兵勇猛击杀,将郅支刺死。军侯杜勋割下郅支单于的首级,又从狱中解救出两名汉朝的使者,从宫中搜出已故使者谷吉所带的文书信件。入城将士搜捕敌军,诛杀了郅支单于的妻妾、太子以及得封的王公等共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官吏一百四十五人。另外俘虏敌兵一千余人,都交给了参与打击郅支的小国军队。

至于这句历史上最有名的话出自哪呢?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帝的上疏,是表明击退北匈奴郅支单于的功绩。全句:“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释义:应该把砍下的头悬挂在蛮夷居住的槁街,让他们知道,敢于侵犯强大汉朝的人,即使再远,也一定要杀掉他们。

但是这个实力强大的男人,却因为个人作风和品德问题,在当时并不受待见,虽然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因为不守孝道(父亲死了没有回家奔丧),爱好金钱(收受贿赂,胡乱制造谎言,增加赋税,征发徭役等),以及假传圣旨不懂为官之道,在官场几经沉浮,最终被流放到敦煌(当时的不毛之地),后来又因为陈汤在西域名气太大,又改流放到安定(同样不毛之地),等于陈汤还被流放了两次,后来还是因为有人同情他,觉得如此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因私德被判如此重的邢不好,劝谏皇帝,最后还是回到了长安。

霍去病: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死后几年,王莽为安汉公,执掌朝政。内心既感激陈汤的旧恩,又想讨好皇太后王政君,就以讨伐郅支的功劳来尊称汉元帝庙号为高宗。又因为以前陈汤、甘延寿的功劳大封赏薄,还有候丞杜勋根本就没有封赏,就加封甘延寿的孙子甘迁一千六百户,为陈汤追加谧号为破胡壮侯,封陈汤的儿子陈冯为破胡侯,陈勋为讨狄侯。

但是,陈汤的英勇事迹,也因为没有大书特表,所以远不及霍去病、卫青等,但是陈汤攻杀郅支单于之后,原来就归降的呼韩邪单于更加臣服,表示愿守北藩,累世称臣。在汉朝的帮助下,呼韩邪单于重新统一了匈奴,此后汉元帝又将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匈之间的武装冲突,恢复了旧日的和亲关系,这种和平局面一直持续了半个世纪,这一切,陈汤是建立了首功的。纵然瑕疵不少,但是人无完人,瑕不掩瑜,陈汤在汉代历史上是值得一提的人物。更多内容,请关注黑白历史(微信公众ID:heibails)

12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