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洋务运动领导者奕訢为什么没能挽救大清朝?

时间:2016-12-29编辑:梓岚

据《能静居日记》记载:

同治六年七月九日,曾国藩在于与赵烈文谈论中政局时:赵烈文说:“在上海见恭邸小象(奕訢的照片),盖一轻俊少年耳,非尊彝重器不足以镇压百僚。”曾国藩说:“然。貌非厚重,聪明则过人。”赵烈文说:“聪明信有之,亦小智耳。见时局之不得不仰仗于外(指封疆大吏),即曲为弥缝。昨与倭相(倭仁相国)争持,无转身之地(回旋余地),忽尔解释(消解),皆其聪明之征也。然随事称量轻重、揣度形势之才则有之,至己为何人,所居何地,应如何立志,似乎全未理会。……身当姬旦(周公)之地,无卓然自立之心,位尊势极,而虑不出庭户,恐不能无覆餗之虞,非浅智薄慧、涂饰耳目之技所能幸免也。”

——这番谈话时曾国藩尚主兵东南,与奕訢尚未有深入的接触,但赵烈文从奕訢的八面玲珑,能求全于一时,却没有政策原则,没有战略远见,看出奕訢不能担起中兴重任。

(上图就是料事如神的赵烈文)

第二年的七月,曾国藩被任命为直隶总督。他第一次见到慈禧太后、同治皇帝、恭亲王,并在数日内连续多次受到召见。近距离的观察让曾国藩对大清的首脑有了准确的判断:

曾国藩对赵烈文说:“两宫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时局尽在军机,恭邸、文(祥)娄人权过人主。恭邸聪明而晃荡不能立足。甚可忧耳。”

——这时,曾国藩已经完全同意的了赵烈文的判断,慈禧虽然号称手腕高明,但是绝对不是武则天那样雄才大略的英雄,因为多次见面“无一要语”,翻译过来就是“废话连篇,没有一点正事儿!”作为实权在握的一把手,召见平定大乱的重臣,没有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咨询,没有对治乱之道的讨论,只是拉家常,嘘寒问暖,以示亲近。而以聪明著称的奕訢则是“晃荡不能立足”,即态度暧昧,只想左右逢源,从中取利,却没有自己坚持的政治主张和原则。这样的两个人当一把手,就好比两个见风使舵的船长,只想避重就轻,自己都不知道船要开到哪里去,不出问题才是怪事。

如果看曾国藩、赵烈文的评价感觉空洞,不妨在看看李鸿章的 切身体会:

“自同治十三年(1874年)海防议起,鸿章即沥陈铁路必须开挖,电线、铁路必应仿设,各海口必应洋学格致书馆以造就人才。语晤恭邸,极陈铁路利益,请先试造清江至京,以便南北转输。邸(奕訢)意亦以为然,谓无人敢主持!从此遂绝口不谈矣。”

当朝重臣李鸿正式向中央提出改革建议和方案,奕訢一方面觉得建议非常好,必须办,一方面又觉得无人主持,困难重重,毫不珍惜的放弃了。“无人敢主持”是什么意思?无非是倭仁等保守派反对,因为有人反对就放弃,只问难易,不问是非,全然没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担当,这样的拈轻怕重之人岂是社稷重臣?岂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

二十年前的改革如此,二十年的甲午之战输赢早就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