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松锦大战:大明衰运的起始点

时间:2016-12-26编辑:历史狂流

得知消息后,皇太极大怒,下诏严厉斥责多尔衮,并且把多尔衮降为郡王,罚银一万两,夺两牛录户口,还免除了他前线总指挥的职务。而后,皇太极命郑亲王济尔哈朗为锦州前线总指挥。

济尔哈朗很听话,他严格贯彻皇太极的作战意图,亲率四万余骑精兵,在距离锦州城只有六里的地方安营扎寨。为了达到包围的最佳效果,还在锦州城外每面设立八营,挖出长长的深壕,然后沿壕建筑垛口。

围城期间,济尔哈朗派人成功策反了锦州城内蒙古兵将诺木齐、吴巴什等多人,在这些蒙古人的带领下,清军攻占了锦州外城。虽然失去外城,明军依旧死战多时,最终成功退守内城。他们凭借坚固的防守,死死支撑。

此时的清军,不仅有从蒙古购入的良马万匹,还派掠来的汉人工匠根据从明军那里缴获的红夷大炮仿制了60门新炮,并招募了善架云梯登城敢死队千余人,铁心要拿下锦州城。

崇祯十四年(1641年)五月,被包围近半年的明将祖大寿成功派出一名通信兵,告知总督洪承畴说,城内粮食尚可支持,但喂马豆料缺少,希望明朝援军能及时赶到,以车营在外围声援。祖大寿特别叮嘱说,援军千万不要轻易和清兵交战

当时,明廷命蓟辽总督洪承畴领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位总兵,步骑共十三万人马,前往锦州解围。

作为统帅,洪承畴不敢轻易冒进,一直在宁远按兵不动,窥伺锦州势态。而在朝中,在兵部尚书陈新甲撺掇下,崇祯皇帝以兵多饷艰为由,决定速战速决,便死催洪承畴进军。

明廷兵部尚书陈新甲为了加强监视前线将士执行命令的力度,命令职方郎中张若麒到洪承畴行营催战。张若麒乃一轻佻喜事之人,自忖知兵,认为锦州之围可立刻解之。不久,陈新甲又荐前绥德知县马绍愉为职方主事,出关赞画军事。这位马主事也是草包一个,力赞边兵可战,致使崇祯皇帝心急火燎,日日催促洪承畴进兵。

本来洪承畴主张且战且守,如今皇帝下死命令催战,他不得已提兵而前。

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在宁远誓师,率领全部明朝援军进抵锦州城南乳峰山一带。二十九日,洪承畴命令总兵杨国柱率领所部攻打西石门。激战间,杨国柱中箭身亡。

虽然丧一总兵,明军英武,在乳峰山大挫清军兵马,杀得清军几至溃败。

紧急关头,清兵坚壁不出,立刻向沈阳求援。皇太极当时重病在身,听到消息后忧愤呕血,在急派沈阳军马西赴锦州的同时,他自己先率3000骑兵赴援,不顾鼻子一直淌血,昼夜兼行500余里,最终抵达锦州城北的戚家堡(辽宁锦县齐家堡)。

到达松山附近后,皇太极指挥清军赶挖三重深8尺、广丈余的长壕,把松山明军紧紧在内。

可见,皇太极整个作战布署,依旧是围锦打援战术,但过去清军重点是围困锦州,现在的重点则是打击明朝援军。如此,清朝大军一到,立刻对明军形成了反包围,把洪承畴率领的13万大军紧紧包围在松山一带。这样一来,锦州、松山、宁远三城各自孤立,无法互相援救。

从当时战争形式上看,清军由被动转为主动。

明朝总督洪承畴望见清军环松山成营,心内大惧。此时的明军,欲战则力不支,欲守则粮已竭。于是,他只得收缩兵力,把七营步兵回撤,背松山城而营,企图趁机突破清军的重围。

八月二十日,明清两军列阵大战。由于前期打败过清军多次,明军并不怯战。双方接战良久,杀伤相当,一时间未分胜负。

交战期间,明军屯积在笔架山的大批辎重粮草为清军所夺,退路又被清军截断。至此,明将明兵的心理开始发生了变化,渐有气挫势穷的意思。

八月二十一日,明朝诸将开会集议,共谋对策。会议上,多数人主张先撤回宁远就食。而朝廷派出监军的张若麒也力主此说。当时,总督洪承畴并不主张退兵,他表示说,如今战亦死,逃亦死。如果奋力一战,或许能够死中求生。

但是,洪承畴这个以决战来“解围制胜”的意见,遭到一些将领反对,他们坚持要先回宁远就食。当时,代表崇祯皇帝监军的张若麒这个时候也成了软柿子,也支持率军南逃的意见。最终,洪承畴同意率军逃往宁远,但他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把明军分成两路,命总兵王廷臣等人率领左路,马科等人率领右路,决定在初更时分突围南逃。

其实,恰恰是这个以逃跑为目的的军事行动,严重涣散和动摇了明军军心。诸将由此各怀去志,再不想如何和清军激战,而是想在逃遁过程中如何保全所率部众。

明军商议已定,皇太极和很快就得到了准确情报。他立刻进行了周密的军事布署,严令诸将道:

“今夜敌必遁,我左翼四旗护军可至右翼汛地排列,右翼四旗护军及骑兵,蒙古兵前锋俱比翼排列,直抵海边,各固守汛地。敌兵之遁者,有百人则以百人追之,有千人则以千人追之,如敌兵众多,则蹑后追击,直抵塔山。”(《燕行录全集》卷24)

可见,皇太极对想要逃跑的明军已经设下天罗地网。明军南逃的海陆两路,皆早为清军封堵。当天晚上,明朝总兵王朴胆小如鼠,在全军约定的突围时间前忽然率领部众先遁,致使明军各部大乱,马步军卒自相蹂践,弓甲遍野弃置。

逃跑过程中,明军遥见火光,才知敌营在前,复又仓惶退回,正好中了清军埋伏,遭到各路截杀。

洪承畴等人突围未成,只得退守松山城。而有命冲杀出去的明军,在尖山、石灰窑一带遭到清军截击,伤亡惨重。总兵吴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总兵马科、李辅明等奔入塔山;监军张若麒、马绍愉等由海上乘渔民的渔舟逃回宁远;其余明朝残兵败将,仓惶间奔向海边。结果,他们忽然发现,前有大海,后有追兵,慌乱之下,明军赴海溺死者,不可胜计。

八月二十二日,皇太极亲自把大营扎在松山城外,并指挥士兵在松山四面挖出深濠。当夜,洪承畴组织明军分道突围,皆未成功。其间,只有驻守乳峰山的总兵曹变蛟率部冲出重围,这部明军突入皇太极营阵,拼死冲杀。激战良久,曹变蛟不敌,遭受重创后率军退入松山,但还是有部分明军闯出清营,逃入杏山城内。

12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