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揭秘:“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时间:2016-12-16编辑:历史狂流

慈禧细细考量了一番,觉得还是先谨慎行事,于是她驳回了复审,同时批示将此案的卷宗交予刑部研究,待疑点标出后,再交给胡瑞澜做进一步详查。

就在慈禧的批示下达后不久,夏同善又召集了浙江籍京官为杨乃武翻案,其中有十八位官员联名写了一封呈词,要求朝廷将此案交刑部审理并昭示天下,又说如果此案得不到平反,那整个浙江将无人会读书上进了。加之当时《申报》一直对此案进行跟踪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舆论。慈禧心中的疑虑渐渐散去,她隐约感觉到,教训湘军的时机到了,于是当即同意将此案发到刑部重新审理。

刑部谕旨后,一面组织官吏阅览案件卷宗,一面调集杨乃武、小白菜及本案相关证人进京,葛品连的尸棺也被运至北京,以刑部尚书为首的刑部官员,协同五城兵马指挥等地方官,当众开棺验尸。清朝审理案件时的法学依据,主要是南宋法医学家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书中记载了有关服毒致死的详细检验方法。仵作据此法,验出葛品连尸体周身大小骨殖均呈黄白色,并无中毒迹象,尸骨经过蒸煮之后,也无异常。最后得出权威结论:葛品连确是病死。

公道自在人心。该结果一经宣布,审案现场围观群众欢声雷动,欣喜一片。这个尸检结果也让“通奸谋夫”的判决变得毫无依据。随后,涉案人员被重新审问,历时三年,7审7次误判的疑案终于沉冤昭雪,大白于天下。

随后,以翁同龢、夏同善为首的浙江江苏籍 “朝议派”,主张对浙江承审官员的冤判严惩不贷;以湖南湖北大臣为首的“实力派”则认为刑部复审不足为凭,其代表人物时任四川总督的丁宝桢认为葛品连尸体已埋在地下三年,毒气已散,验不出毒是正常的,应该维持原判。

就在慈禧对两派争执犹豫不决时,来自朝议派的都察院御史王昕递上了一份奏折,不仅痛斥了杨昌浚、胡瑞澜等人审案不明,还将他们的行为归结为欺负慈禧慈安孤儿寡母。这几句话看似轻微却有千钧之重,至此,慈禧终于感觉到时机成熟,该向湘军下手了。光绪三年二月十六日,刘锡彤被革去了知县之职,发往黑龙江效力赎罪,且不准以银买赎。杨昌浚、胡瑞澜、陈鲁一干人等皆被革职。

至此,20多个红顶落地,所有经手过的湘派官员几乎无一幸免。

最终,杨乃武与小白菜虽说保住了性命,但惩处却是免不了的。二人虽无通奸谋夫之罪,但同食教经,毫不避嫌,也犯了大忌。杨乃武在伸冤诉状中为脱罪而诬陷他人,被处以杖一百,被革除的举人身份也不再恢复;小白菜不守妇道,招致物议,杖八十。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二月底,被此案折磨了三年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终于走出了大牢。此时,杨乃武已经被官司拖累得倾家荡产,身体也因受遍酷刑成了残疾,回到余杭后以种桑养蚕度日。小白菜终因无亲无故,衣食无着,去余杭南门外石门塘准提庵出家为尼,法名慧定。

细细想来,杨乃武与小白菜还算幸运,在那个权力大于法理的时代,他们凭着运气和坚强,赢得了最终的清白。在那朗朗乾坤之下,谁知又有多少无辜的平民生前受尽凌辱折磨,死后含冤莫白。活着,清白地赖活着,总是好的。而此案背后最大的赢家自然是慈禧,凭借此番洗冤,她不仅博得了秉公执法的美名,更一举打击了湘军在浙江的势力,可谓一石二鸟。说白了,这宗冤案不过是老佛爷手中一枚舒心的棋子,如此而已。

123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