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扬州八怪李鱓人物简介

时间:2019-12-24编辑:罗生门橘子

李鱓[shàn](1686年—1756年),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生,乾隆二十一年(1756)卒,江苏扬州府兴化人,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第六世孙。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中举,康熙五十三年召为内廷供奉,其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遭忌离职。乾隆三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颇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罢官。后居扬州,卖画为生。

李鱓工诗文书画。曾随蒋廷锡、高其佩学画。后受石涛影响,擅花卉、竹石、松柏,早年画风工细严谨,颇有法度。中年画风始变,转入粗笔写意,挥洒泼辣,气势充沛,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影响。

李鱓自幼喜爱绘画,十六岁时已经颇有名气。后召为宫廷画师。

李鱓“以忤大吏罢归”。在“两革科名一贬官”之后,至扬州卖画为生。与同乡人郑燮(郑板桥)关系最为密切,郑板桥有“卖画扬州,与李同老”之说,并称李鱓“才雄颇为世所忌,口虽赞叹心不然”。

他早年曾从同乡魏凌苍学画山水,继承黄公望一路,供奉内廷时曾随蒋廷锡学画,画风工致。后宗法指画大师高其佩,崇尚写意。又研习石涛笔法,以破笔泼墨作画,画风为之大变,形成“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喜于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布局新奇。其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影响。

李鱓拓展了写意花鸟画的表现领域,花草树木,日常用具,桑蚕之类,一一摄入画中,取材之广,超过前人。写意花鸟画的表现形式亦有新的突破,破笔泼墨,酣畅淋漓,笔墨奔放,富有动感。同时吸取没骨花卉的表现方法,工细严谨,色墨淡雅,变化丰富,富于立体感,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晚清画论家秦祖永《桐荫论画》论曰:“李鱓复堂,纵横驰骋,不拘绳墨,自得天趣,颇擅胜场。”

后人有评李鱓笔墨者,谓之有“霸悍之气”、“失之于犷”。

李鱓书法古朴,具颜、柳筋骨。喜在画幅上长题满跋,参差错落,写满画面,于质实中见空灵,画面气韵益加酣畅。秦祖永评曰:“书法古朴,款题随意布置,另有别致,殆亦摆脱俗格,自立门庭者也”。

传世画迹有南京博物院藏《土墙蝶花图》轴、故宫博物院藏《松藤图》轴等。

李鱓代表作:

《花鸟册》,乾隆时原装裱,品相绝佳,原藏日本,尺寸46.2*31.2厘米,此册似为李鱓册页中尺寸最大的一本者。

《故园图》,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

《松藤图》,纸本设色,纵126厘米,横62.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家中年时作品,一改规矩工整为纵逸潇洒。右上空白处题七绝一首:“吟遍春风十万枝,幽寻何处更题诗。空庭霁后帘高卷,一树藤花夕照时。”

《松石紫藤图》,藏于上海博物馆藏。

《梅兰竹图》,藏于上海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