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故宫里的乾清宫有什么用处?皇帝都在乾清宫里做过什么?

时间:2018-10-19编辑:浮泊凉

乾清宫,作为皇帝居住、生活和日常办公场所,皇帝在这里不光要摆谱给人家看,而且要实打实地干。自成祖朱棣至思宗朱由检这十四位明代皇帝,以及清顺治皇帝福临和康熙皇帝玄烨在位期间,军国大计也好,阴谋诡计也罢,多出于此。

功能混杂的宫殿

明代,武宗朱厚照在乾清宫办“夜总会”,世宗朱厚熜在乾清宫开设“实验室”,神宗朱翊钧把乾清宫变成“屠宰场”,熹宗朱由校把乾清宫变成“木匠铺”。清代,皇帝在养心殿布迷魂阵,打地道战。

如果说,在外朝三大殿,历史总是以宏大壮观的场面来表现;如果说,在外朝三大殿表演的人,个个都浓墨重彩、装腔作势的话,那么,在内廷中宫呈现的,更多的则是无奈、疯狂、贪得无厌、荒淫无耻、惊心动魄,甚至是腥风血雨,在这里表演的人,往往“素面朝天”,原形毕露,丑态百出。

乾清宫东、西两翼的配殿昭仁殿、弘德殿,和东、南、西三面的端凝殿、懋勤殿、厢房、乾清门,在乾清宫前形成了一个密封的庭院。乾清门和乾清宫之间,有一条石头砌起来的“御路”,高出地面两米。

56d8a75aff955ce21821422378619c77.jpg

这个院子里,为皇帝生活、工作服务的设施有御茶房(兼理果品、点心、酒水)、御膳房、御药房(附设太医值班室);有珍宝、古玩、文物、字画陈列室;有存放帽子、鞋子、带子、衣服及相关饰物的库房;有保管笔墨纸砚等办公用品;以及书籍、钟表的场所。

明代,乾清宫曾经是一个“花花世界”。殿内梁拱之间,设置着数百尊佛像,有的作男女交合状,有的裸女坐男身;有的三头六臂,脚踏裸体男女……千姿百态,活灵活现。崇祯年间,思宗朱由检发动了一次“扫佛”运动,把这些佛像统统逐出了乾清宫。

d3c448e5cec42c58187b2af9a49425f8.jpg

明代规定,皇帝死后,灵柩在乾清宫停放一段时间。嗣皇帝率家人、王公大臣,披麻戴孝,轮流守灵,进行各种名堂的祭奠。出殡那天,依次行辞奠、启奠、祖奠礼,在灵柩上覆盖彩帏,用小升舆(老百姓称“小杠”)抬到午门外。午门外陈设大升舆(大杠)、真亭、铭旌、神帛舆、谥册及谥宝舆和相应仪仗。灵柩移至大升舆,行遣奠礼。礼毕,嗣皇帝可以返回大内,由其他家人、王公大臣等送灵柩去墓地。经过端门时,皇长子持白绢制的“神帛”,去太庙行辞祖礼。

明代,从德胜门到十三陵,沿途的土城、清河、沙河等地,由地方官、乡绅、僧道“路祭”。到墓地后,灵柩放在享殿,行“安神”礼。下葬时辰到了,行“迁奠”礼;把灵柩移到地宫门口,行“赠”礼,把灵柩、谥册、谥宝、冥器、衣物等各种随葬品,送入地宫,各就各位;封闭地宫前,行“享”礼。

1ba11b131c55ce6b1ce49dae3e44b449.jpg

所谓“谥册”,仿古“简”,用皮绳(韦编)穿一串木片。十三陵定陵地宫所藏谥册,每册檀香木十片,用丝绳串连,内刻歌颂万历皇帝的溢美之词,以及陵墓名称和为故皇帝追认的称号(谥号)。皇帝活着时,他的名字既不可以随便称呼,也不能任意书写,必须“避讳”。十三陵定陵的“户主”,活着时称“万历皇帝”,那是他的年号;死后被追认为“显皇帝”,太庙里供的牌位,写的是“神宗”(庙号)。他可能是明代唯一实行“火葬”的皇帝——在死亡近350年后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尸骨被“革命群众”焚烧。

谥宝是木制的印章,刻着故皇帝的庙号、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