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康熙生平传奇故事介绍

时间:2018-09-26编辑:浮泊凉

有一年秋天,康熙皇帝到木兰围场打猎,住在龙潭山下的行宫里。

这天,他骑上逍遥马,带着太监和士卒,向伊逊河方向奔去。秋日的塞上,天高气爽,一朵白云在峰峦中飘过,阳光下黄花在山野里争妍。康熙策马回顾,顿觉心境开朗,一口气跑出了三十多里路。可奇怪的是,在这段路程中,连个野兔、山鸡也没碰到。

康熙颇为失望,不由得放松了马缰,慢悠悠地走着。突然,路旁草丛里蹿出一只黄色的狍子。康熙忙提起马缰,“啪啪”两鞭,追上前去,又抽出弓,搭上一支雕翎箭,“嗖”地射去。但平时百发百中的康熙,这一箭却没有命中。那黄狍子一转弯,钻进了一条乱石沟。

围猎场景

康熙紧皱了一下眉头,又扬鞭追了进去。说也怪,那黄狍子大概是以为进了保险地,竟回过身来蹲在一块青石板上,望着康熙。康熙跃马腾空,冲了过去。谁知逍遥马的前蹄被乱石绊住,身子一扑,把康熙甩了下去。只见康熙“哎呀”一声,趴在一块石板上不动了。

太监们吓得缩脖瞪眼,急忙上前抢救。怪!康熙好像一点事也没有,两眼正盯着石板上刻的字呢!康熙是个沉着而有学问的人,遇到他看书品字,太监是不敢胡乱插话的。康熙细细地看了一会后,惊喜地叫道:“好诗,一首难得一见的好诗!”说着竟吟诵了起来:

南山种黍斜阳暮,怅然归去溪横路。山河俱在余晖里,不见清明上河图!

太监们见这首诗里没有歌颂国朝的话,就小心翼翼地说:“万岁,这里荒山僻野,哪来的《清明上河图》 ?岂不有点荒唐?”康熙轻轻地拈着胡须,若有所悟,说道:“非也!你看这诗的第一句,‘南山种黍斜阳暮’,大概此山就叫南山吧。”

太监忙回道:“万岁,木兰围场的地图上没有南山呀!”康熙沉思一下,又道:“那就是比喻。晋朝陶渊明不是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么?看来作诗的人并非等闲之辈。他是清明节种黍,直干到夕阳西下才回家的。‘怅然归去溪横路’,怅者,失意也。

也正在这时,他回首看到‘山河俱在余晖里’。最后一句,那意味更深了!”太监们一听,就纷纷赞叹道:“万岁说得对,看来这穷乡僻壤真有诗人墨客了。”

康熙环视四周,又道:“岂止是诗人墨客,恐是一位不寻常的人。你瞧,谁不知《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名画,此画细致入微地画出了北宋时汴京的繁华。可是这首诗里说,如今他只看到在夕阳余晖里的河山,却见不到像《清明上河图》那样的北宋繁荣景象了!”

太监们见康熙这么一解,猛然醒悟道:“喔唷,原来是一首反诗!他敢骂我大清国朝,非把他抓起来不可!”康熙摇摇头,“不,不,如果我大清繁荣昌盛,他不就改成‘又见清明上河图’了吗?”几个太监叫康熙说得摸不着头脑,只得附和道:“对,对,万岁宽宏大量,不计小人之罪。”

《清明上河图》局部

康熙光顾说诗,把那猎狍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太监们要扶他上马,康熙正正衣冠说:“走一段吧!前边有人家,到那里去看看。”

他们来到一棵老槐树下,树旁有一块卧牛石,石上刻着一副棋盘。康熙蹲下一看,惊喜地说:“这深山之中竟有棋手,快,速速将他找来,朕要与他消遣片刻。”太监们应声去找,可不一会儿就转了回来,禀道:“万岁,这几户人家均不通晓棋艺。”

康熙一时生气道:“无通晓棋艺之人,这棋盘何以如此平光锃亮?”太监们愣住了,谁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时,忽然飘来一阵悠扬的牧笛声。一个太监机灵,随口吟出几句诗来:“山岗野川生僻处,荒草萋萋三秋树,眼前有屋人不见……”他吟到这里,故意向康熙求教道:“万岁,小人不才,结尾一句实在想不出来了,乞求万岁恩赐。”

康熙最喜作诗,不假思索地接上说:“悠扬笛声震耳鼓。”“对,对,实在妙极。”太监拍手称好。康熙微微一笑,却见山那边转出一个吹笛的牧童,便指指牧童道:“快去问问他,谁会下棋。”太监连颠带跑地赶了过去。那牧童说,这里的人确实不会下棋,那卧牛石上的棋盘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不过,山后有个老翁经常坐在这棋盘旁,自言自语地用手比画着。太监像得到了宝似的,兴冲冲地跑回来告诉康熙。康熙大喜,忙令太监到后山将老翁找来。

约摸一顿饭工夫,那老翁来了。他年近七十,农夫打扮,面色红润,两眼有神,长长的胡须上,像是撒了霜雪。太监刚要引见,康熙一摆手,上前拱拱手道:“老丈安否?”

谁知老翁并不还礼,嘴里喃喃地说:“俺山野村夫,找俺做甚?”几个太监气得直咬牙,可康熙好像并不在意,他沉思了一下,随即用手指一指棋盘。那老翁仰天一阵大笑后,扭头就走。

不一会,那老翁又转了回来,手中提着个包袱,二话没说,盘腿坐在卧牛石上。他把包袱解开,康熙一见大为惊异。这哪里是棋子,分明是一些栩栩如生的雕像。你看那奔腾欲跃的马,带着轱辘的车,身披帅服的将,还有盔甲整齐的士。更多的要算那手持长戈的兵卒啦!

老翁摆好了棋,一摆手,示意康熙先下。康熙并不谦让,“啪”,来了个当头炮。老翁不慌不忙,把马跳起。走着走着,康熙渐渐发现这老翁棋路很怪。人常说,丢卒保车,他却丢车保卒。老翁的卒子争着往前拱,过河就形成了连环阵。

马也蹬掉了康熙的中炮。等康熙急忙调兵遣将时,老翁的卒子已经兵临城下啦!一看这个架势,几个观棋的太监坐不住了,生怕他赢了万岁,触犯龙威。太监们又是挤眼,又是打手势,那老翁就像没有看见,一步过去,“将”倒了康熙。

第二局,老翁还是那种走法。康熙已慢慢熟悉对方棋路,棋走得稳健扎实,勉强得了个和局。第三局,老翁仍是拱卒、跳马。康熙心想,这老头就这两下子啦!哪知老翁一个卧槽“将”,逼得康熙挪开了老帅。

紧接着,老翁的卒子又拱了上来,几步就把康熙的部署打了个稀里哗啦。康熙只好交棋认输。老翁连连说:“得罪,得罪!”

康熙画像

康熙心中着恼,但转念一想,这老翁善以卒取胜,确实值得借鉴。于是开口问道:“老丈,你走棋何以丢车保卒呢?”老翁一拈胡须,哈哈笑道:“万事民为本。卒者众多,善用必胜!”“那车纵横直入,比卒力大势威,何不用车呢?”“车乃卒操纵,无卒怎能动呀?”

这时,康熙大悟,故意板起面孔问道:“老丈,你可知我是谁?”老翁拉长了脸,回道:“啊!难道还用我说?”康熙心想:这老家伙莫不是隐匿在这里的明朝遗老?那石板上的反诗也很可能是他的手迹。

不过,康熙毕竟是个有远见卓识的皇帝,他很注重搜罗人才,于是转口说道:“老丈,何不出山报效国家?”“年老力衰,归居田园,已达夙愿。若悟根本,还需我否?”老翁稍停,又意味深长地说了七个字:“勤民方不愧为君。”

康熙一听,不禁肃然,“说得对呀!勤民方不愧为君……”当他再想和老翁说话时,抬眼一看,那老翁已收起包袱,飘然而去。康熙也不去追,对太监们说:“谁说此山无名?实是棋盘山哪!棋盘乃指社稷,下棋卒为本,社稷民为本。老丈说得对,勤民方不愧为君。”

以后,康熙还把这句话写进了自己的诗中,作为座右铭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