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道光皇帝生平故事 道光皇帝历史评价如何?

时间:2018-09-25编辑:浮泊凉

清朝一共十二个皇帝,道光皇帝是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道光皇帝的母亲是孝淑睿皇后,本来他前面还有一个哥哥,但是年纪很小时就死了,所以道光皇帝自然就成了嫡长子。

在中国古代,大部分皇位继承者都是嫡长子,清朝是中国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全中国的政权,没有实行这种嫡长子继承制度,而是采取秘密立储的办法。

道光皇帝名叫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父亲是嘉庆皇帝。他即位时,正值清王朝日趋衰落,吏治腐败,武备废弛,内外交困之时。

道光皇帝画像

旻宁从小就聪明伶俐,习文练武,很受父亲嘉庆皇帝和爷爷乾隆皇帝的喜欢。十几岁就随爷爷乾隆皇帝出去打猎,捕获鹿,乾隆非常高兴。传言,天理教起义,一支人马攻入皇宫,当时嘉庆皇帝外出巡游,不在皇宫,旻宁沉着应变,机智对付,用鸟枪打死了两个起义教徒。

后来嘉庆皇帝封他为“智亲王”,把那支鸟枪封为“威烈”,更是下定决心将旻宁培养成自己的继承人。

道光皇帝在位三十年,清朝这时已经在走下坡路,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强盛。为了挽救清朝的衰落,道光皇帝做了一系列努力。他大力整治官僚队伍,沟通海洋运输,平定了张格尔叛乱。

道光皇帝一生勤于政务,提倡节俭。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推崇节俭的皇帝,但真正奉行节俭长达一生的,可能只有道光皇帝一个人。道光皇帝给后世留下的印象是节俭,甚至有点抠门儿,励精图治,但政绩平平。

这里有一个关于他节俭的故事。道光皇帝穿的套裤在膝盖处破了一个洞,他就让人在上面补了一块圆绸,这在古代叫打掌。大臣们看到道光皇帝都穿补丁裤子,纷纷效法他,有的甚至在完好的裤子上专门打几个补丁,表示自己很节俭、清廉。

朝廷有一个大臣叫曹振镛的,道光皇帝最喜欢他。原因在于道光帝的裤子只是一个膝盖有补丁,曹振镛上朝时穿的裤子,两个膝盖都打了补丁。在道光的眼中,这就表示曹振镛比自己都还节俭。有一次,他问曹振镛:“你的套裤也打掌吗?”

曹振镛回答:“裤子易做,但花钱多,所以也打补丁。”

道光皇帝又问:“你裤子打掌要多少钱?”

曹说:“要三两银子。”

鸦片战争

道光皇帝回道:“你们在宫外做东西便宜,我在宫内还要五两。”

其实,他们打补丁的那些银子都够穷人们做几条新裤子了。这样的节俭,真的能够起到作用吗?像那些大臣,本来衣服裤子都是好的,可是为了效仿道光皇帝,故意戳几个洞,打几个补丁。上行下效,如此只会带坏风气。

道光皇帝还重视整顿吏治,可他最信任的大臣曹振镛却是个十足的庸才。曹振镛曾道出一个官越做越大的秘诀:少说话,多磕头。可以想见,道光皇帝所谓的整顿吏治,能收到效果吗?虽然他很想使清朝重新强大起来,可是由于他自身能力不够,天赋不足,没有办法让清朝停止衰落的脚步。

道光皇帝身处时代大变化时期,他一生经历的最大的事情就是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场景

在道光皇帝在位期间,涌现了像林则徐和魏源这些进步人士。他们关注时代的发展,关心国家大事,认识到鸦片的输入已经威胁到清朝的统治。当道光皇帝看到林则徐关于鸦片输入中国的危害的上书后,决心整治鸦片。

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封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奔赴广州查禁鸦片。这才有了后来著名的林则徐“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损害了那些输送鸦片国家的利益,所以这时英国马上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实际上早就想发动战争,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借口,虎门销烟正好给了英国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

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向中国销售商品,取得丰厚的利润。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战败投降而告终,道光皇帝将虎门销烟的英雄林则徐撤职查办,跟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又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1850年,道光皇帝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