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明朝土木堡之变的真相

时间:2018-09-17编辑:文二

知道诸葛亮的人,大多知道他写给后主刘禅的《出师表》。其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一句,流传千古。纵观中国历史,朝代兴盛衰败莫不如此。明朝在经历了“仁宣之治”后,继位的英宗朱祁镇却“亲小人,远贤臣”,改写了明朝的历史。

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朱瞻基突然驾崩,时年九岁的朱祁镇继位,年号正统。少不更事的朱祁镇因为有“三杨”的辅佐,以及皇奶奶张太后的监督,正统初年延续了“仁宣之治”的余晖。

明英宗 朱祁镇像

然而,好景不长,因为英宗亲近了一个叫王振的小人,明帝国的安宁被彻底地打破了。这个王振不是别人,他是陪朱祁镇一起长大的太监。

朱元璋开国的时候,深知历朝宦官干政的弊端,为此他曾立下规矩,不准宦官干政。然而,朱元璋的子孙违背了这一规矩,先是朱棣收买建文帝身边的宦官获取情报,待坐上皇位后,又重用宦官,派他们出使、监军,设立由宦官掌控的特务机构东厂。

接着是朱瞻基,打破祖训,让大学士、翰林教宦官读书写字。掌了权、有了知识的宦官阶层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朝政,若心术正派,便能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如郑和七下西洋;若心术不正,则会在朝廷掀起腥风血雨,王振便属于后一种。

王振出生于山西大同府蔚州,进宫前是学校的学官。王振进宫之后,不仅哄得宫女们团团转,而且让身为太子的朱祁镇喜爱得不得了。据说王振非常会讲故事,尤其是《山海经》里的故事。这些故事可是长在皇宫内的朱祁镇没有听过的。每次朱祁镇都听得如痴如醉,慢慢就培养了与王振深厚的感情,对他言听计从。

有了这层关系,王振自然是有恃无恐。随着张太后的去世,“三杨”逐渐老去淡出朝野,深受朱祁镇信任的太监王振开始专权,让自己的党羽遍布朝野,兴风作浪。王振不仅搅得朝廷鸡飞狗跳,还惹怒了漠北的蒙古部落瓦剌。

说到漠北的蒙古部落,很容易联想起朱棣的五次北征。正因为朱棣大肆对漠北用兵,蒙古部落威慑于明朝的雄威,向明朝称臣,每年都来朝贡。到英宗时,为显示大明的国力强盛,他都会给予蒙古部落丰厚的回馈。

按照规定,瓦剌使团不能超过五十人,但瓦剌部落每年都会加派使臣。得到明朝的回馈后,瓦剌会分一部分给王振。王振对于这种事,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无疑助长了瓦剌部族的贪得无厌。

王振像

正统十四年(1449年),朝贡的瓦剌使团对朝贡回馈产生了不满,再加上明朝政府单方面削减了马价,瓦剌使团彻底愤怒了。原来,明朝与瓦剌有商贸往来,瓦剌将马卖给明朝,而明朝则将一些日用必需品卖给瓦剌。

由于明朝产马少,而且马的品种不佳,需要大量从瓦剌购买马匹,特别是战马尤其依赖瓦剌部族,瓦剌自然就从中获利不菲。现在明政府擅自降低马价,瓦剌使团觉得受了欺诈,自然要与明朝兵戈相见。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训练有素的瓦剌部队面对战斗力呈直线下降的明军,结果自然是瓦剌军势如破竹,一路凯歌高奏。当求救的奏折一封封朝京城飞驰而来时,王振做了错误的举动,那就是怂恿英宗亲征。

虽然兵部尚书邝堃和侍郎于谦极力劝阻,但英宗像着了魔一样,极力要亲征。无奈之下,邝堃和于谦兵分两路,邝堃陪英宗出征,于谦留守北京。

英宗率领的二十万大军一路北上,被人牵着鼻子走。因为有邝堃等人的苦苦相劝,英宗最后选择撤退,才没有陷入包围圈。但在撤退线路上,王振为了经过家乡蔚州,向乡民炫耀自己的位高权重,选择了绕道蔚州。

大军撤退四十天后,王振发现一个问题,大军前进的方向,必然会经过他在家乡的土地,而当时正值庄稼收获之时。为了保全他家乡的庄稼,王振又做出一个愚蠢的选择,改道东行,向宣府(今河北宣化)进发。本来英宗率领的大军可以提早回到京城,但因为王振一个接一个愚蠢的选择,致使明军弯弯绕绕,最终被瓦剌部队追上,围困在土木堡。

土木堡之变战役图

土木堡是一个小山丘,周边没有河水流过,只有南面七八公里处有一条小河。可以想象,当数十万明军被围困在土木堡上,没有水喝会是什么样子。只几天时间,这支军队溃不成军。只一眨眼的工夫,明军被瓦剌军一击即溃,朱祁镇被俘,王振也死于乱军之中,史称“土木之变”。

经此一役,明王朝国威大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