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同治皇帝为什么短命

时间:2018-06-21编辑:梓岚

同治皇帝的死与他的众多先辈一样,留下了一个愈解愈谜的谜团。也许他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也许真的是拈花惹草种祸根,也许纯粹是正常的病亡。不管怎样,一个有个性的皇帝如此短命,仍然让人惋惜。

大婚第二年,18岁的同治帝开始亲政。按理,大婚当年即应亲政,但因慈禧太后不肯放权,拖至第二年才勉强同意撤帘归政。

主政之初的同治帝确有一股奋发向上的热情。他一改过去懒散的习惯,勤于政务,在第三天就下令整顿财务,严禁内务府动支户部款项;他谕令各地整顿厘金,严禁官吏侵渔百姓;他让各省举荐人才,广开言路,以备采用……同治帝天真地以为他的兢兢业业能够博得母亲的赞许,让她安心。然而,他错了。

慈禧希望儿子亲政后,仍能像以前那样小心谨慎地服侍她,事事向她请示、汇报,听她指教。可是,同治帝却偏偏不再听命于慈禧,他事必躬亲,独理朝政,单独召见大臣,独自裁决军事,从不请示汇报。这样一来,自然惹恼了慈禧,她不断找茬训斥同治帝。同治帝对母后干政深恶痛绝,不肯就范,因此母子矛盾日益加深。

正当同治帝对慈禧太后的管束和干政忍无可忍,绞尽脑汁想摆脱时,机会来了。他从太监处得知,慈禧十分想重修圆明园。为讨慈禧欢心,并让她从此离开紫禁城,同治帝决心重修圆明园。其实,慈禧早在几年前就想重修圆明园,因遭到大臣们强烈反对而未遂。她深知此举需要动用巨额资金和大量材料,不得人心,提出来会影响自己的政治声望,因此迟迟没有公开主张。这次儿子提议,正可借机了却夙愿,即使遭到攻击,也不干己事。

果然,重修圆明园的上谕一发布,立即引起朝野上下强烈反对。同治帝极力坚持,慈禧兴致更甚,不惜亲躬画样,订款式,工程如期动工。但是,此时正值多年战乱之后,国库早已空虚,根本无力支付如此庞大的工程,奕?、李鸿藻等十重臣轮番劝谏停工。同治帝与十重臣反复辩驳,震怒之下将十重臣统统革职。一直坐山观虎斗的慈禧认为时机已到,便将同治帝狠狠教训了一顿,然后恢复了十重臣的爵衔职务。最终得利的是慈禧太后。她是修园的始作俑者,最后却成了制止修园的功臣。她借儿子之手整治了权倾朝野的恭亲王,又把儿子的政治声望狠狠地践踏了一番。

一次次政治较量受挫,同治帝终于认清了自己的傀儡地位,初亲政时的那份激情被亲生母亲的权欲彻底湮灭了。

慈禧太后在专权干政的同时,还极力干涉同治帝的婚姻生活。同治帝婚后与皇后志趣相投,茶余饭后经常谈诗论句,感情真挚深厚,相亲相爱,由此引来慈禧的嫉恨。她一方面给皇后施加压力,冷脸相向,另一方面又推崇慧妃,强迫皇帝移爱。她对同治帝说:“慧妃贤明,你应该多加眷顾,好好待她。皇后年少,不懂礼节,不要总到她宫中去,妨碍了政务。”同治帝敢怒不敢言,但仍然我行我素,与皇后形影不离。

慈禧见儿子不听指挥,便派太监监视,查看同治帝与后妃同房的记录。只要皇帝与皇后同房,第二天就要训斥皇帝,并变本加厉地折磨皇后。皇后为了让皇帝少遭责难,便有意疏远皇帝。同治帝不明就里反复追问皇后为什么,皇后才哭诉了原委。同治帝震怒了,一气之下干脆独居乾清宫,皇后和妃嫔的寝宫都不去了。

据传说,苦闷无聊的同治帝开始更加频繁地微服出宫,遍游酒肆、娼寮。与少年时不同的是,当年只是看热闹、品小吃,而此时已经完全变成了猎色纵淫。为了避开王公大臣,同治帝狎游时不敢去高级的清音小班,只是浪迹于偏僻街巷的茶室小馆,有时也涉足污秽简陋的暗娼小座。就这样日复一日,乐而忘返,荒淫无度,终于招致恶果,染上了性病。一天,太监给同治帝洗澡,发现他肩背处有许多玫瑰样斑疹,急忙请来太医诊治。太医心明十有八九是梅毒,但又不敢说出来,只开了付清热解毒的药。同治帝吃了药斑疹果然渐退,但却是治标不治本。

时间稍长,同治帝变得面色苍白、未老先衰。一天,荣全将军献上一匹西域良驹,素喜骑马的同治帝龙心大悦,骑着这匹爱马到南苑围猎。原本计划多玩儿几天尽兴,然而一天下来,下身痛痒难忍,无法坐骑,只好匆匆撤围回宫。

病痛并没能使同治帝的寻欢作乐有所节制,导致其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各种病毒乘虚而入。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十月三十日同治帝终于一病不起。他先是头眩胸闷,皮肤出疹,御医一时不敢确诊。因似天花,按此下药,吃后果然全身发出了花疹,御医由此诊断为:“系天花二朝之喜。”

继续治疗,5天之后病症逐渐减轻,御医诊断为“由险渐化为平之象”。然而,就在这时,利欲熏心的母亲慈禧太后置儿子的死活于不顾,策划了一起夺权的阴谋,强逼儿子将统治权交回到她的手中。经此一折腾,同治帝本已好转的病情又突然逆转恶化,到十一月十八日再次发病。十二月初五日,发病后的第37天,同治帝在养心殿东暖阁终于结束了他19年短暂而痛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