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魏嬿婉令妃受乾隆宠爱的原因

时间:2018-02-08编辑:梓岚

自乾隆二十年(1755年)开始,皇帝就将目光投射到了后宫年轻靓丽的妃子身上。而那些潜邸就开始陪伴他的“老人”,随着她们的人老珠黄生命渐渐委顿,先后离开了人世,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只好守着宫里的某个院落,戚戚度过余生。

从乾隆子女的出生记录看,在此期间比较受宠的便是忻嫔戴佳氏和嘉庆帝的生母令妃。然而戴佳氏竟是个薄命的,接连为皇帝生了两个公主都是于襁褓之中便夭折了,最可怜的是在第三次怀孕已经足月的情况下母子(女)双亡,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从此,令妃渐渐走入了她的黄金时代。“令”之一词出自《诗经·大雅·卷阿》: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这里的圭和璋都是古代玉制的礼器,用以形容一个人的气质如美玉般高雅;令闻令望,指的是有美好的名声和威仪令人仰慕。

相比其他妃嫔惠、娴、婉、愉、嘉等封号,“令”之一字的确清新脱俗不同凡响,可见她在乾隆心目中的确区别于众人的存在。

令妃出生于雍正五年(1727年)九月,比乾隆小16岁,进宫时间不详,出身也很普通。按照《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记载,令妃本姓魏,满洲正黄旗包衣,父亲是内管领清泰,母亲杨佳氏。其父、祖都不曾出仕做官,只是内务府低层世代包衣,显然和惠贤皇贵妃高佳氏那样的朝廷新贵不能相提并论。

按照清朝的选秀女制度,像魏家这样家庭出身的女儿只能够参加每年一次的官女子(宫女)遴选,而每三年一度的“内廷主位”秀女遴选,她显然是没有资格参加的。

也就是说,令妃从一个普通的宫女晋封嫔妃走的并不是寻常之路!

当时的情况是,孝仪皇后(令妃)魏氏薨世,并且以皇贵妃的礼仪葬在孝贤皇后棺椁的东侧,因此才有了这首感怀诗篇。而且我们能够很明显感知,这两位墓主人生前关系非常好,以至于乾隆专门做一番告慰。

所以,唯一可能的情况就是,令妃当年选入宫之后分在孝贤皇后宫里做了宫女学规矩。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孝贤认为堪可大用,于是调理一番推荐给了乾隆。

如果这样的事情放到别的妃嫔身上似乎可以理解,以乾隆和孝贤这一对伉俪夫妻也这样做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是滑稽。但是在古代妻妾成群的封建社会,又是最常见的,唯一的爱情观根本就是一种奢求,何况是有着三千佳丽的帝王后宫呢?

从孝贤皇后的角度来说,后宫辈有新人出,与其来一些不知底细的庸脂俗粉在后宫争风吃醋,还不如给皇帝推荐一些清新宜人的女子,皆大欢喜。

对于孝贤皇后的美意,乾隆最初是有些无可奈何的,但是也给足了发妻面子。

于是,在外人看来毫无根基的魏氏忽然之间交上了好运,先是在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晋封为贵人,紧接着就在本年十月份高升为令嫔。孝贤皇后不幸薨逝之后,乾隆十四年(1749年)那拉氏的娴皇贵妃的册封典礼上,令嫔也跟着一起晋封为令妃。

这样的升迁速度在乾隆后宫是相当罕见的,无论是潜邸过来的老人,还是后来的新宠都无法与之相比。

然而,对于这位年轻美丽的少女乾隆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兴趣,只是看着孝贤皇后的面子上给足了她优待。令妃的真正受宠,是在她将近30岁的时候。也许,日渐成熟的她渐渐褪去了少女的稚气,举手投足间越发酷似先皇后,仿若孝贤再生,以至于念旧的乾隆恍惚之间在她身上找到了曾经的感觉,并且对她产生了无法自拔的依恋。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令妃产下了固伦和静公主,这是她受宠的开始。紧接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七月十七日,又生下了皇十四子永璐。同月,那拉氏皇后的皇十三子永璟殁了。

至于继后那拉氏和令妃的关系,宫墙深深,一个皇后、一个宠妃,究竟她们的关系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望文生义,那拉皇后的“娴”之一字,说明她是一个性格文静,不爱多话的人;而且从后来乾隆的评价“尚无失德”来看,说明她多年的皇后当得还是不错的。

但是说她们之间是风平浪静,恐怕也并非如此。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之后,令妃开始了她的独步后宫生活,不断地为皇帝生儿育女,而且成活率极高!论起这一点,后宫中人上至二位皇后、下至各位宠妃,无人能够与之匹敌。

反观那拉皇后,也许是因为年老色衰的关系,皇帝已经很少问津了——至少,她没有再为皇帝生儿育女。

可以说,令妃的“得宠”和那拉皇后的“失宠”几乎处在一个时间段上。或许,这就是她们之间的“缘分”?

遇上令妃这样一个上媚天子、下媚庶人的五彩凤凰,岂非命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