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土木之变 明英宗北伐蒙古被俘

时间:2017-08-10编辑:梓岚

明朝前期,国势强盛,蒙古人退居漠北,势力大不如前,但明成祖四次亲征,终不能使之降服。后来,明英宗亲自率兵与之作战,竟然做了蒙古人的俘虏。这是明朝宦官专权引发出的大祸乱,专权的宦官名叫王振。

王振年少时入宫,在东宫侍奉太子朱祁镇。王振做事机灵,又很会拍马屁,深得朱祁镇喜欢。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去世,年方 9岁的朱祁镇当了皇帝,是为英宗,由大学士杨荣、杨士奇等五大臣辅政。太皇太后张氏以为王振行为多不合礼法,想把他处死。英宗和大臣们再三请求,才赦免了他。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太皇太后病死,辅政大臣杨荣也已死去,杨士奇因故家居不出,其他人或老或病,不能治事,王振乃肆无忌惮,专横跋扈,逐渐把大权握在了自己手中。他广植私党,打击异己,陷害忠良,但英宗对他却越来越信任,把军国大事全交给了他,且从来不叫他的名字,而尊称其为“先生”,公侯勋贵们自然还要低上一辈,叫他“翁父”。

明朝初年,蒙古族分裂为鞑靼、瓦剌及兀良哈三部。英宗在位 时,瓦剌部逐渐强大起来,其首领也先野心勃勃,不断在边境制造事端。也先每年派人到明朝入贡,朝廷给予丰厚的赏赐。开始,使者不过50人,后来为了获得更多赏赐,竟增加到2000多人,并屡屡索要贵重物品,稍不如意,便寻衅闹事,且贿赂王振,冒领赏赐。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也先遣使2000余人献马,诡称3000人,王振削减了马价,按实际人数给赏。也先大怒,分兵四路进犯明朝边境,并亲 率2万骑兵攻大同。由于王振专权,政治腐败,边防废弛,边将无法有效防御也先的侵扰。

王振的老家是蔚州(今河北蔚县),他想在家乡人面前抖抖威风,顺便建立军功,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极力怂恿英宗御驾亲征。英宗没做什么准备便下旨出兵。大臣们听说后,个个震惊,冒死劝阻,但除了王振,英宗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这年的七月,英宗命弟弟朱祁钰留守京师,由太监金英辅佐,兵部侍郎于谦掌军务,自己和王振率领50万大军亲征,英国公张辅、内阁学士曹鼐等文武官员随军护驾。

匆忙出兵,军心不稳,将士心存疑惧,加上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军粮不足,很多人身染疾病。好不容易到了大同东北的阳和(今山西阳髙县),军士疲惫不堪,没有心思作战。就在十几天前,大同总督宋瑛刚在这里与也先打了一仗,明军监军太监郭敬胡乱指挥,以致全军覆没。横尸遍野,惨不忍睹,明军看了,士气更为低落。

英宗从未经历过战争,见此情景,惊恐万状,王振更是吓得失魂落魄,他怂恿英宗立刻 撤军。也先闻讯,即率瓦剌军突入长城,跟踪追击。大同总兵郭登主张迅速撤入紫荆关,而王振还是想着回家乡炫耀一番,执意邀英宗到蔚州。军队往前走了 40里路,王振忽然想起,几十万大军过境,肯定会踩踏他家的庄稼,便下令改道而行。绕来绕去,军队行至土木堡 (今河北怀来东南),离怀来只有20里路。众将见天色尚早,建议人怀来城过夜。王振不听,以辎重未至为由,下令就地安营扎寨。不久,也先的大队人马便赶了上来。

土木堡地势高,掘井2丈亦不见水,南边 15里有一小河,乃当地唯一的水源。也先的兵马占据了小河,且将明军包围起来。明军被围了两天,人马滴水皆无,饥渴难忍。也先遣使议和,然后佯装撤退。王振立即下令移营就土木堡城门

水,明军争相取水,乱作一团。也先乘机发动 进攻,明军自相践踏,溃不成军。英宗乘马突围不得出,遂下马盘膝面南而坐。瓦剌士兵见他衣甲鲜亮,拉着去见也先之弟,经明朝使者辨认,竟是英宗。也先大喜,俘之而去。随行大臣将领折损殆尽,50 万大军死亡过半。历史上称此为“土木之变”。

混战当中,王振顾不得主子的死活,拼命逃跑,护卫将军樊忠赶了上来,抡起大铁锤,把他的脑袋击得粉碎。

也先把英宗关押起来,据为奇货,想大大地敲一记竹杠。这时 候,朝廷留守大臣于谦等人已拥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坚守北 京。也先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只得把英宗放了回来。后来又引起了 英宗兄弟二人的皇位之争,英宗复辟后,抗击瓦刺有功的兵部尚书于谦等均遭残害。

南宫复辟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被瓦剌掳去,兵部尚书于谦等拥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是为景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次年,英宗被释放回京,居于南宫。

景泰八年(1457年)景帝得病,宦官曹吉祥与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都督张杌 (yu6)等人密谋拥立英宗。正月十六日夜,徐有贞等率兵发动政变,请英宗复位。英宗在众人簇拥下至东华门,大呼曰广我太上皇也!”守门者不敢阻挡。英宗入奉天门升座,次日晨,召集百官入贺。乃废景帝为王,改元天顺,徐有贞等人皆因此升官,而抗击瓦剌有功的兵部尚书于谦则被处死。英宗曾居南宫,故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南宫复辟”。又因英宗夺东华门而入为帝,所以也称为‘‘夺门之变”。


下一节:张居正改革 明朝进入繁荣时期

返回章节首页>>>朱元璋建立明朝 中央集权制度到达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