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吴三桂与康熙的隔阂怎么产生的?

时间:2017-03-07编辑:梓岚

这一两年间的频繁调动,对吴三桂的人事部署大为改变,使得这位平西王深感不安。即便如此,康熙对于吴三桂家族之人以及他平素所依赖的谋士夏国相、方光琛等人并无调动,依旧让他们官居原职,其最终目的,还是不想太刺激吴三桂。

酒无好酒,宴无好宴,赏无好赏。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月,康熙又派一等侍卫吴丹和二等侍卫塞扈立携带大批慰问品前往云南,慰问吴三桂及其部属。为了表示尊崇吴三桂,康熙还特别把自己御用的貂帽、团龙貂裘以及嵌玉束带赐给吴三桂。

无事献殷勤,让此时的吴三桂心怀忐忑,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

也是活该有事。就在康熙大张旗鼓赏赐吴三桂等人的一个月后,三藩之一的尚可喜突然自动申请撤藩,希望归老辽东。

尚可喜的奏疏,根本不是假装试探康熙,而是真的想全身而退——当时,尚可喜本人年老多病,他的长子尚之信怙恶不悛经常惹祸。为怕儿子日后给自己惹出大祸,他就主动上疏,希望能够回到他的老家辽东海州(今辽宁海城市),退养耕牧。

刚刚瞌睡就来枕头。康熙读毕尚可喜奏疏,大喜过望,马上顺水推舟,准备开始全国范围的撤藩行动。

但是,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撤藩不是换官,乃当时谁都不敢单独做决策的重大政治问题。于是,康熙赶快召集各部阁臣对撤藩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由于当时撤藩只是有关尚可喜一个人的问题,会议上包括兵部尚书明珠、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等绝大多数大臣,都同意对尚可喜撤藩,毕竟这位平南王爷是他自愿提出撤藩的嘛。

会议之后,康熙下旨,表彰尚可喜情词恳切,能知大体,表示朝廷马上安排他的撤藩问题。但对于尚可喜奏疏中要求儿子尚之信袭爵平南王留镇广州之事,康熙没有答应。而尚可喜心中,当时最讨厌的就是这个长子,希望他能够留在广东一隅,就是眼不见为净,怕他跟随自己回到北方之后又不消停。

皇帝已经下旨,尚可喜也无可奈何。于是,他只能接旨听命,命令手下收拾行装,准备大批部属一起启程。

尚可喜自愿申请撤藩要回老家享福,而他的这一纸奏疏,马上就要引起一场差点使清王朝夭折的政治动乱!

康熙断然批准尚可喜撤藩,皇帝对藩镇的态度显而易见。由此,吴三桂、耿精忠的汉人两藩自然惶惶不可终日。先前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撤藩的思想准备,也没有主动向朝廷表示过自己要撤藩。如今,皇帝同意尚可喜撤藩,显然就是暗示他们二人也自动撤藩才好。

人在昆明的吴三桂忧急,他在北京当眼线的儿子吴应熊更急,迅速秘密派人飞驰昆明,告知父亲说,为了避免朝廷对您的疑忌,最好主动写奏疏申请撤藩。

此时的吴三桂,焦虑万分。虽然年过花甲,但自己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马上离开云贵这块经营了多年的老窝根据地,谁能下这个决心啊。而且,自请撤藩的头筹,都被尚可喜那个老匹夫拔了,现在自己写奏疏申请,面子上过不去不说,万一朝廷就坡下驴立刻“恩准”了,到时候咋办呢!而如果发昏当死假装不知道来拖延,皇帝肯定会越来越怀疑自己啊。

想来想去,把脑袋都想大了,吴三桂还是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来。他的参谋班子人数很多,能人也不少。大家议来议去,最终还是都劝吴三桂:暂时听世子吴应熊的话,先主动表个态,上奏朝廷,先申请撤藩,看看朝廷对吴藩的真实态度……

而当吴三桂让幕僚刘玄初替他起草自请撤藩的奏疏时,刘玄初反而劝说他不要这样做。他说:“如果王爷您主动上疏,皇帝正高兴等你表态呢,马上就会准奏,到时候您就更加被动。所以,您不要先给人以口实,自己请求撤藩。”

吴三桂听到刘玄初如此说,也挺不高兴,气哼哼就说:“即使我上疏自请撤藩,皇上也不敢调我走。上疏嘛,不过是我的一种表态,在于消释朝廷对我的怀疑!”

眼见吴三桂如此自负和自信,刘玄初也没话可说,只得替吴三桂写奏疏。康熙十二年七月三日,吴三桂康熙上奏疏,内容如下:

臣驻镇滇省,臣下官兵家口于康熙元年迁移(指从汉中迁云南),至康熙三年迁完。虽家口到滇九载,而臣身在疆已十六年,念臣世受天恩,捐糜难报,惟期尽瘁藩篱,安敢遽请息肩!

今闻平南王尚可喜有陈情之疏,已蒙恩鉴,准撤全藩。仰恃鸿慈,冒干天听,请撤安插。(《清圣祖实录》)

做事不能在人后。那边厢靖南王耿精忠也人精一个,马上也给朝廷写奏疏“恳请”撤藩。

接到吴三桂、耿精忠二人自愿撤藩的奏疏,康熙乐得差点跳起来。这两个汉人王爷如此“懂事”,自动要求撤藩,总比朝廷先提要好得多,接下来处理起来也光明正大得多。所以,康熙帝马上表示同意,并且在吴三桂奏疏上朱笔题答,表示嘉奖:

王自归诚以来,克殚忠荩,戮力行间,功绩懋著,镇守疆,宣劳岁久。览奏,请撤安插,恭谨可嘉。今云南已经底定,王下官兵家口,作何搬迁安插,著议政王大臣等,会同户、兵二部,确议具奏。(《清圣祖实录》)

康熙作为皇帝,只作原则表态和决定。既然同意撤藩,吴三桂、耿精忠二藩的具体搬迁转移、安插工作,就交给议政王大臣协同户部、兵部共同讨论落实。

等到康熙真把吴三桂、耿精忠二人自愿撤藩的事情拿到朝廷上商议的时候,大臣们的意见就截然相反了——其间,只有兵部尚书明珠、户部尚书米思翰、以及刑部尚书莫洛等少数人赞成撤藩,多数大臣都不赞成。而反对声音最大的,是图海和索额图。这倒不是因为他们认为撤藩会导致吴三桂、耿精忠造反,而是认为吴三桂镇守云南以来,云贵地区安定无事,如果把吴三桂撤藩后,兵将迁移规模巨大,还需要再重新派兵前往镇守。数量如此众多的兵丁往返,迁移安插,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势必骚扰地方,造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朝廷应以安静为本,命令吴三桂率其所部继续镇守云南。否则,仅安置吴三桂手下那六七万人在辽东的衣食住行,中央和地方政府就要大费周章。

看到朝廷大臣们的争议如此截然不同,康熙一时间也不好马上决断,就再让议政王大臣会同户兵两部以及九卿科道诸臣召开扩大会议,重新进行讨论,希望这些人最终能够取得一致意见再上奏。

岂料,吵来吵去,大臣们根本没有达成一个压倒性的一致决定,要求撤藩的和暂缓撤藩的大臣们针锋相对,各持己见,最终还是把皮球踢给康熙,让他“乾纲独断”。

本来康熙内心深处就是要撤藩,如今自己做决断,他肯定还是依据感觉走:撤藩!

事后事实证明,康熙这个决断,在当时完全就是一步臭棋,显示出他毕竟乳臭未干。多尔衮、顺治两位那么精明的人,对于三藩问题都小心翼翼,刚刚亲政的康熙竟然凭借书本上的知识,就贸然做出决断,确实是脑子一热,家国几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