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顺治出家的最新证据大曝光

时间:2017-02-16编辑:历史狂流

于是,工作人员再到白云寺里去仔细考察,寻找新的线索。

白云禅寺文革期间被毁殆尽。直到前些年,当地政府才又拨款把这寺庙重新给盖了起来,这规模跟当年肯定是没法比了。

所幸的是不少建筑构件还是原来的老东西,工作人员在寺院里的旧仓库里面发现了一些让他们惊奇的物件,当初被拆的大殿的琉璃瓦上面,竟然有一条条飞舞着的五爪蟠龙。

五爪龙是皇家独享的瑞兽,建筑上能够使用五爪龙图案装饰的即便不是皇宫,那起码也得给皇家有关系的地方。白云寺能用上这样的建筑材料,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皇家寺院。

为了确定这一点,工作人员又跑到白云寺边上的白云村找老辈儿人打听一番,还真有好多老人都知道醒迟长老,而且他们都信誓旦旦地说,醒迟长老就是顺治皇帝,都说康熙为找父亲还来过二、三趟呢,并还有銮驾呢。

他们还说,寺里那座鎏金宝塔、还有五爪金龙琉璃瓦,那都是康熙皇帝赐给白云寺的宫廷御用之物。据说,顺治一直活到了康熙四十九年,直到七十三岁才圆寂于此。

如果顺治出家确有其事,那也该在五台山啊,他怎么就跑到河南来了呢?

工作人员猛然想起在研究白云寺历史时得知,第二代方丈行兴和尚圆寂后葬回了老家甄城县郭水坑村,那里有行兴和尚的坟墓,并还有墓碑,从那碑文上看到行兴和尚和顺治以及康熙的渊源:

按上面的记载,行兴长老不但多次被康熙召到北京大加封赏,而且,皇帝还特批过白云寺可以享受皇家的仪仗和排场。

虽然墓碑上没有明说康熙为什么特批白云寺享受皇家仪仗,也没明说醒迟就是顺治,可除了这种可能,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一座并不算出名的寺庙得到如此的特殊待遇和殊荣?

也就在这时,又一个意外发现带来了更有力的证据,原来,园林工人在白云寺栽树挖坑时挖出一块残破的石碑,石碑竟然是康熙四十九年康熙帝亲笔为白云寺题写的一块御赐碑,上面有四个大字“当堂常赏”。

这每个字都有个和尚的“尚”字头,底下分别是“田、土、巾、贝”。

“当堂”是上下写的,“常”在左,“赏”在右。也许还可以念作“常赏当堂”。

“堂”是指父母高堂,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康熙的高堂不是顺治那还能是谁?而且康熙赐这块碑的时候是康熙四十九年,而按当地人的传说,醒迟在白云寺活到73岁,而顺治皇帝是24岁出家,到康熙49年,正好也是73年。

所以,专家推断这块“当堂常赏”碑是在顺治圆寂后写给白云寺的。

还有一个问题,都说顺治是在五台山清凉寺出的家,那怎么就跑到河南这个不起眼的小庙里来了呢?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那这寺庙关键得有高僧,而白云寺恰恰当年就有位得道高僧,这位高僧当年可是与杭州灵隐寺济公和尚齐名的活佛高僧——佛定和尚。

南济公,北圆通,中原有个老佛定,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活佛。

那么,这个佛定活佛跟顺治皇帝,也就是醒迟长老又是什么关系呢?

据民权县地方志上记载,在明末清初时,黄河决口,这次的黄河大洪灾,不但夺去了无数百姓的性命,还把白云寺给冲了个一干二净,为了重建这座千年古刹,民权县的善男信女于康熙二十六年远赴山西五台山,请佛定活佛出山主持白云寺的重建工作,而在五台山修行的顺治正好就是佛定活佛的追随者。顺治对佛定和尚非常敬仰,就跟随佛定和尚来到了中原。

有了佛定这样的得道高僧,当然,更因为有了顺治这样的特殊人物,白云寺不但很快重建了起来,而且迅速成了香火旺盛的中原名刹。此后,佛定在白云寺当方丈一直到圆寂,而他忠实的追随者顺治也一直留在了白云寺。直到康熙四十九年73岁时终老于此。

假如顺治出家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那么,还有更大的历史真相隐藏在这个事实之中:

那就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弘扬过程中,伏脉千里,草蛇灰线的精妙安排!

正因为有了顺治的出家,才使得同佛教没有直接渊源关系的满清政权,顺理成章成了华夏民族弘扬佛教的倡导者和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