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香港回归时的中英谈判介绍

时间:2018-01-25编辑:梓岚

1982年6月,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又迎来了一位贵宾,与通常不大一样的是,这是一位女宾,她就是西方政坛赫赫有名的铁腕人物——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至今仍保持着两项世界之最:20世纪执政最长的女性首脑和第一位生有双胞胎的国家女性元首。

在钓鱼台国宾馆,撒切尔夫人住进了第12号楼。12号楼的总统套房分总统和夫人的卧室,都在二层,各有50多平方米。撒切尔夫人与一般女性不同,她喜欢住那男性味十足的总统卧室,让她的随从住在女性色彩强烈的粉色的夫人卧室,她喜欢睡在龙床上,龙床上雕着116条姿态各异的龙,是仿明代皇宫龙床复制而成,总重量达到1.2吨,厚重的暖阁足以让享用它的主人发思古之幽情。

推开窗户,可以看到她十分熟悉的100多棵欧洲甜樱桃树,还有荷兰、法国的温室花卉,一片生机盎然。

在北京,撒切尔夫人的生活是十分愉快的,钓鱼台国宾馆的接待服务无微不至,可是,与中国政府领导人谈到香港问题时,撒切尔夫人就不是那么愉快了。

在中英会谈以前,有些人以为目前的香港状况对中国非常重要,中国人不可一日无香港,因为,目前中国每年可以从香港得到近百亿美元的外贸收入,香港协助中国引进外资、科技、管理技术,一旦战争爆发,香港又可以成为中国的后勤生命线。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解决香港问题的最佳办法,是北京同伦敦续约30至50年。

其实,在1981年英国保守党领袖希斯访华和1982年初英国外交大臣惠灵顿勋爵访华时,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已经明确通知英国客人,中国将收回香港主权。

北京收回香港主权,形势基本已定,连英国伦敦上议院内固执坚持3项不平等条约的言论也已经渐趋于沉寂,大家都觉得鸦片战争的名声已经是太臭了,代之而起的是不少议员主张承认北京拥有香港的主权,以换取英国人将来在香港以及对华贸易方面的最大利益。

可是,撒切尔夫人毕竟号称“铁娘子”,她在前段时间里英国与阿根廷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中,不顾众多人的反对,巨赌一把,派舰队将该岛夺回,幸亏美国向阿根廷政界施加压力,法国也帮忙,对阿根廷实施禁运,否则英国舰队就要吃大亏。

这一把撒切尔赌赢了,自信心大增。

所以,她这次来到北京,仍想再赌一把。她想与中国领导人谋求续约,以经济贸易的对华优惠来换取对香港主权的继续拥有。可是她失算了,邓小平听她大谈要遵守3项不平等条约,顿时十分愤怒。

第二天会谈之前,中国政府领导人特地比撒切尔夫人提前5分钟到场,主动与香港记者谈天,香港记者十分高兴,赶紧抓住这难逢的良机问这问那,最想问的当然还是香港的将来,得到的回答是:“主权问题当然中国是要收回的。”“如果中国收回主权,一定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显然,中国政府领导人的提前到场,是有意无意地向香港记者吹风,使他们知道中国领导人在香港问题上的意向。邓小平已有坚定的决心,他说,我们不在1997年收回香港,人民会骂我们腐败无能,是李鸿章!中国的老百姓能够容忍我们等十几年才收回,忍耐已经很大了,届时再不收回,我们政权的稳定性都会成问题。

撒切尔夫人也到了人民大会堂,在会谈中,她认识到维持主权已不可能,就让了一步,希望主权归还中国,但是治权仍属英方。

但是,中国人不同意英国人治理香港。在北京的高级干部中已经传开了邓小平治港的16字方针:“收回主权,保持繁荣,港人治港,增加信心。”

有人生动地形容邓小平的治港方案是“不出如来神掌”方案。

如来神掌是众所周知的,在《西游记》里,孙悟空尽管神通广大,一个筋斗翻出十万八千里,但最终还是跳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所以,香港有些投资者担心,中国收回香港主权以后,会事事出主意,纷纷发指示,把香港控制在中南海的掌心之中。

邓小平听到这种担心后,说:“我们也不用如来神掌,让香港的中国同胞们自己管理自己吧。”

所以,在第二阶段,香港的治理权之争上,撒切尔夫人又输了。

此时,英国下议院已经在严厉批评“铁娘子”撇开英国外交部,擅自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有的议员甚至批评“铁娘子”高傲和不通事理的态度,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铁娘子”没有对此进行辩护,巩固当局在处理香港问题上的策略分歧已经告一段落,开始采取较为现实的态度同北京对话。既然主权、治权都已有定论,今后的香港应当怎样适当地照顾英国的利益,在这一点上,北京作出了一些让步。

英国资本在香港投资的利益将得到维持,在今后中国经济建设中,中国也适当多购买英国货,而不是过分侧重美国货或者日本货,在合资项目中或能源开发项目中,尽量照顾到英国资本的投资机会。

中英谈判最终就香港问题达成了协议。

撒切尔夫人在条约上签字后,走下人民大会堂高高的台阶,突然她很不小心地跌了一跤。

这一跤后来被所有在场的新闻记者通过各种媒介广为传播。从表面上看,是撒切尔夫人的高跟鞋后跟很高,没有踩稳,歪了一下导致身体失去重心,但是这一跤是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撒切尔夫人在香港问题谈判失利后沉重的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