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白莲教起义为什么失败

时间:2020-05-27编辑:历史君

  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

  北宋时期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南宋绍兴年间,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

  公元1133年,南宋僧人茅子元自称是白莲导师,在江苏吴郡创建了白莲忏堂。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规定信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它号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种半僧半俗的秘密团体。它的教义简单,经卷比较通俗易懂。为下层人民所接受,所以常被利用做组织人民反抗压迫的工具。

  然而,在历朝历代的打压下,白莲教这个本不起眼的小小忏堂经过几经发展,不仅从南宋至清都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而且无论战争还是和平,它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元朝末年,蒙古族统治下的中国政治黑暗,民怨四起。悲愤的底层农民揭竿而起,抗争元政府了。首先高举义旗的是韩山童、刘福通。二人大肆宣传“弥勒下生”、“明王出世”,从而密谋起兵,“以红巾为号”,是为红巾军。公元1355年,韩山童死后,刘福通立其子韩林儿为帝,建立宋政权,成为反元起义军的一面大旗。

  另外一支白莲教大军是由徐寿辉的天完政权。据统计,天完政权的红巾军中有18人是白莲教教徒。元末群雄割据之时,以上这两支力量都未走到最后,但是他们对于朱元璋推翻元政府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白莲教采取的是打压政策,甚至以法令的形势写进了大明律。然而,被禁的白莲教不仅没有走向灭亡,反而愈演愈烈,并且始终与大明政府作对。此后的永乐、正统、成化、弘治、正德、万历年间都有白莲教教聚众作乱。

  清朝时期的白莲教同样掀起了农民起义浪潮。乾隆后期,白莲教教首刘松谋反被杀,其子刘之协以及教徒一大批人员揭竿而起,导演了一场为期9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战乱。

  嘉庆元年,湖北人张正谟、聂人杰率先起义,此后一发不可收拾,襄阳的王聪儿、姚之富,四川的徐天德、王三槐、冷天禄相继起事,“概以白巾裹首”,是为白巾军。最初的起义军战斗力十分强悍,清政府“先后征兵数千,皆全军覆没”,但是这些起义军互不统属,各自为战,给了清政府各个击破的机会。

  直到嘉庆九年,最后一位白巾军首领苟文润被杀,历时9年的白莲教起义才宣告结束。白莲教起义将清政府从康乾盛世的美梦中打醒,是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镇压起义过程中,清军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

  从元末至清中期,白莲教几乎没有安分过,他们借“弥勒下生”犯上作乱。对于统治者来说,无疑是要彻底剿灭的乱臣贼子;但对于白莲教本身教众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又都是底层受剥削的老百姓。

  从南宋开始,白莲教教义就被世俗化,很容易被大众接受,也因此白莲教的发展从来都未被真正禁断过。但也正是因为教徒们多以平均世界作为自己的理想,这种理想是不现实的,没有一个成熟甚至是成型的纲领来指导,他们的失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