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来说说“挟天子以令诸侯 ”

时间:2016-11-23编辑:梓岚

讲文章之前先来给大家看一段文字和翻译

原文: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左传·鲁僖公四年》

译文:

昔日,召公奭命令我的先祖姜太公:五侯九伯,各路诸侯,你确实可以征讨,用来辅佐周王室。

曹操的谋士毛玠向曹操提了一个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曹操欣然采纳并予以实施。不久之后,辗转迎接汉献帝来到许昌,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在曹操的手上,吉祥物变成了大杀器。

曹操打袁绍,可以说“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而但擅相讨伐”。曹操拉拢地方势力,可以以皇帝的名义封官许爵。

所有的政策,包括军事行动,都在名义上被加持了“法力”,有了合法性的光环。

事实上,比曹操更早提出这一观点的大有人在。

就拿三国时期来说,据《后汉书·袁绍传》记载,袁绍的谋士沮授就建议“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不过袁绍这个傻玩意没有悟透其中的奥妙,没有实施罢了。

再早一些,还在董卓死后,“毒士”贾诩就劝凉州军将领李傕奔袭长安“奉国家以征天下”。李傕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改变了西行逃命的计划,挥师东进,攻进长安,挟持了汉献帝。

如果不是后来西凉军的内讧,很可能就没曹操什么事了。

三国之前,“挟天子”的事实也太多了,不过没有这种说法而已。

汉平帝有话语权吗?没有!都是王莽说了算。

汉惠帝有话语权吗?没有!都是吕后说了算。

…………

在往前追溯,最早的“挟天子”发生在春秋时期。

如引文所述,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姜小白开创霸业的时候,就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把实际上没什么权力的周王室摆到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王室代言人和权威捍卫者的角色。

有了这个名义,齐桓公为自己的争霸取得了道义上的制高点,还等于建立了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

不把周天子抬出来,齐桓公的霸业不会那么顺利。

后来,晋文公姬重耳什么的也是这么干的。

有人会说,那个女人也算“天子”?好吧,那就说说“干政”。

这个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同样比比皆是。

“干政”在度娘上的解释是:当局者忌讳忌惮的某类人涉及政事政治政务的举动。

在中国,“干政”大致分成三种。

第一种,外戚干政。皇帝小,不懂事,皇太后的娘家人站出来掌握实际权力。

这种方式的“干政”以吕后时期以及王莽时期最为典型。

第二种,宦官干政。皇帝没能力或者没实力,政府实际权力掌握在宦官集团手中。

这种方式的“干政”以东汉中后期和唐朝中后期最为常见。

第三种,大臣干政。皇帝更多只是一个复读机,原始数据都在某个权臣手上。这种情况下,有相当比例的干政大臣会最终取而代之,当然名义一定是“禅让”。

这种方式“干政”的代表人物有王莽、曹操等。

那么“邪教干政”,这个中国没有了吧?照样有!只不过干政的程度没有那么深罢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声名赫赫的汉武大帝。

汉武帝刘彻迷信鬼神,对神秘世界充满敬畏和向往,是一个很好的邪教发展对象。

翻一下《史记·武帝本纪》,就可以很轻松找出汉武帝身边先后出现的四大邪教人物,他们是:李少君、文成将军少翁、五利将军栾大、公孙卿。

这里简述一下五利将军栾大的“光荣事迹”。

栾大自称可以通神,还说黄金可成,河决可塞,骗得汉武帝团团转,封他为五利将军、乐通侯,身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四颗金印。

刘彻还把公主嫁给了栾大,一时间,朝廷大臣、皇亲国戚争相巴结,要影响一点政策走向,实在是小菜一碟。

栾大知道刘彻好糊弄,也不好糊弄,因为他毕竟不可能招来真正的神仙,后来带着一群神棍,浩浩荡荡,东赴大海,去找他的神仙老师去了。

说了半天,都是历史,其实也没多大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