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历史上的老峄县是怎么样的

时间:2016-11-04编辑:梓岚

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山东枣庄的一个县城——老峄县

山东枣庄市峄城区的前身是峄县,峄县之前为峄州。峄州之前曾为缯州、承县、兰陵郡、兰陵县(遗址在峄城区坛山街道徐楼社区)等行政区划。公元1196年,改承县为兰陵县,兰陵县为峄州首县。经受了1400年的兰陵古城,在战火和洪灾中基本废弃。峄州及兰陵县官邸,只得迁徙到“土娄”(今峄城区吴林街道土楼河村一带)。继而,在仙坛山南麓建筑峄州城。

元朝皇帝忽必烈于1265年将原来的兰陵县省略,并入峄州。元朝山东地方政区设为路、州、县三级,峄州隶属益都路。峄州与滕州、沂州、邳州、徐州为邻,峄州的版图比它之后的峄县版图略大一些。

元朝后期,反元的呼声日益高涨,连绵不断的战争,愈演愈烈,进而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1367年10月,起义军首领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率师北伐,势如破竹;在元军与起义军的拉锯战中,“三打峄州”,血腥的战争把峄州城夷为平地,峄州人民死伤惨重。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他为了补充人丁户口,强迫山西洪桐县大榆树、喜鹊窝等地的大批移民迁往峄州定居。

民间传说,在朝廷钦差官奉旨到鲁南重建峄州城的时侯,当地有一位高人号称“坛山道士”,他提出建议,说“此处邻山近水,地势不平,跑不开马,安不下营,不宜建州城。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一” 钦差官如实向朝廷反映,朱元璋讲务实,他考虑到降州为县既能减少许多官员,又能减轻一方百姓的负担。于是,在洪武二年(1369年)下诏:把峄州降制为峄县。

峄县古名为兰陵的渊源追溯到战国,始于堪称历史第一任“枣庄市长”的荀况,原因是萄况在鲁南地区任“兰陵令”,后世便把枣庄峄县概称兰陵。南北朝时期,峄县籍齐高皇帝萧道成在江南侨置“南兰陵”,造成地名混淆。家住峄县兰陵乡的明代文豪贾三近主编第一部《峄县志》,在不足一千字的原序中,他三次强调指出:“峄县即缯、承、兰陵之旧疆”,生怕后人搞错了区位-----

峄县城初建时为一面光的土围子城垣,成化二年(公元1487年),由知县毛凤鸣整建为石头城,后经许承芳、李孔曦、王济踵、王希曾及江德容、马希曾、胡从礼等几任县官沿相加固增修,而逐步完善,形成了城池的规模。

峄县城城墙周长4里多,高一丈五尺,厚度一丈,其内外壁面皆为长条块石料砌垒,中间填以夯土毛石以及白灰、麻刀、沙子等杂料浇制混凝,形成浑然一体的建筑结构。四面城墙皆置城门,北门名为近圣门,是因为曲阜孔子、邹城孟子和“兰陵令”荀子公署俱在其北方,故而得近圣之名;东门名为兴贤门,意思是朝迎日出,贤达人才与日俱兴,民间称之为喜门,是城里人家嫁娶及民间庆典活动的祥瑞之门;南门名为望仙门,具有向阳祭祀及送葬升仙的文化涵义,又叫做葛峄门,因面向葛峄山(天柱山)而得名;西门名为迎恩门,是恭迎皇帝诏令,接见朝廷命官的官方活动的窗口,另外还有一个极端的用项,是处斩罪犯时,出西门,经“落魂桥”至河滩,赴刑场的出口。因此“出西门”便成为杀人的代名词。

峄县城的平面呈现一个方方正正的“口”字形,城墙外围有护城河。护城河从北、东、南三面人工河与西面的承水河接漕。它连同城墙构成“回”字形的整体。四面城门前皆建有石桥;其中西门外横跨承水河的孺子桥规模最大(桥长96米,宽6米,高4米,桥洞12孔)。

峄县城为邳州、台儿庄通往滕县、兖州,以及费县、枣庄通往利国驿、徐州等地的古驿道、官商大道的交叉处和咽喉要塞,是兵家用武必争之地。每逢战乱、匪祸的紧张时期,将西北东三个城门紧闭,把南门望仙桥的盖板石拆掉改用铁木制成的活络形的吊桥;根据时局的需要,可随时升降吊桥,以保城市安全。

峄县城的城楼(也称敌楼),皆为砖木结构,形如宝塔,上下两层,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中间设悬空板,周边设护心栏,高大森严,气势辉宏。它和万里长城的山海关等城楼具有同样的雄风,只是规格小于边关城楼而已。城楼高出城墙丈余,它是县城的城头堡,是护城军官的指挥所及瞭望台。特别在东西两个城门的里边,均建置“女墙”(副城墙)和“月城”(城内附加城),在危急关头,这对于抗御入侵者具有缓冲作用,乃至可实施“瓮中捉鳖”的战略战术。城墙上方的内外两面建有规格整齐的垛口;中间是平坦的通道。垛口既是守城士兵的掩体,又是装饰城墙的一道风景线。护城河边杨柳依岸,绿树浓荫与鸟鸣鱼跃相映成趣,为城池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更重要的是它作为自然屏障,发挥着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明清时期,峄县城内及其周围的建筑群主要有衙门公署、官邸、巡捕厅、马神庙、福神庙、二郎庙、三清观、文昌阁、养济院、水月庵、兴国寺、兰陵书院、城隍庙、校厂、马厂、关帝庙、山川坛、乡贤庙、文庙、清真寺等,主要商号有油坊、盐店、粮米店、当典行、粉坊、酒厂、金银店、铜锡店、冶炼厂、纺织厂、印染坊等。

直到清代中叶,山东省“九州十府,一百零八县”的行政区划相对稳定。“邹、滕、峄”是并列的山东名县。

峄城背靠仙坛山、东接姑嫂山、进食山、鹰嘴山、马鞍山、笔架山,西临汉王山、楚王山、青檀山、狮山、象山,群山连绵,形成凤凰展翅,仙坛山如凤头,因而又名“凤山”,其山体峭岩壁立,恰似腰箍,因而又名“玉带山”,方志称之为“镇邑之山”。由沧浪渊、光武泉、寺山泉等三川合龙的“承河”,拥抱峄城,擦肩而过。半城青山半城河的诗意之城,紫气东来,三面承风,左右逢源,四平八稳,的确是个祥和之处。所以,从西汉、金元到明初,虽然三迁城址,都是建在方圆十几里的版图内。历代沿革的承县、兰陵县、峄县或缯州、兰陵郡、峄州等行政改制十几次,此处一直是公署衙门的所在地。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峄县城,日本军部公然把峄县西城楼的图案印在明信片邮票上,在军界发行。其狼子野心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峄城风水虽然好,然而,旧时代老峄县人总是不满足现状,以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发牢骚,爱说“一成不变”这个成语,希望它能变得更美……

自从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峄城城市建设规模大幅度扩充,已将两汉承县城、金元峄州城,明初峄县城等三座古城遗址珠联璧合,融为一体。大批的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无声无息地缩减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差距。面对超越千年的历史性突破和眼下骄人的风貌,即使是爱从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峄城巨变。

关于老峄县就介绍于此。